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76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并没有再出任何值得一提的意外。

  而常浩南,在这段时间里也没闲着。

  他在进行自己负责的进气畸变试验设计。

  实际上,这几乎可以说是整个高空台测试中最复杂,也是难度最大的环节。

  其它试验科目毕竟只是考验发动机的性能。

  而进气畸变实验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其实是——

  没有一个规范的标准。

  虽然在刚到涪城分配任务的时候,阎忠诚实际上只要求常浩南对发动机的喘振情况进行测试,但严格的进气畸变试验绝对不等同于逼喘试验。

  毕竟除了喘振和旋转失速这种极端情况之外,进气畸变更普遍的情况还是会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

  尤其是对于经常要进行大迎角、大侧滑角的过失速机动,甚至在这些机动过程中还要发射导弹/火箭武器的战斗机来说更是如此。

  此前一直困扰歼8-3的导弹发射尾烟也算是进气畸变的一种。

  所以要想评价发动机的稳定性,至少要先定义什么叫稳定性、有哪些指标能够确定稳定性、又该如何测量这些数据……

  而整个华夏的航空工业目前对此几乎一无所知。

  涡喷14实际上是华夏第一个走到这一步的发动机。

  1994年,我国在引进美国的 arp1420和 air1419标准基础上,发布了gjb/z64-94,也就是《航空涡喷和涡扇发动机进口总压畸变评定指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