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4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lca的前缘缝翼就是这种精密而复杂的三段式结构。

  现在看来,八成是达索公司回去之后把这个半成品经过一番完善,直接塞到了lca身上……

  喜欢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请大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三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67章 推倒重来的勇气(3/5)

  常浩南刚才下意识的吐槽自然引来了一阵好奇。

  “常博士之前见过类似的设计?”

  会议室来有人好奇地问道。

  “那倒是没有,只能算是有一定了解吧。”常浩南赶紧往回找补:

  “这种三段式缝翼,更适合用在法国人那种无尾大三角翼布局的战斗机上面,和后缘的两段式升降副翼共同作用,引导气流在翼根到垂尾之间形成涡流。”

  “但是咱们的歼8-2是常规布局,后面还有个水平尾翼,这个设计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反而平白无故增加了阻力和死重,效果不好是正常的,也难怪刚才杨总说这个设计太复杂。”

  听到这个判断之后,不少人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跟达索公司合作的时候是80年代中期,那个时候的中国航空工业只能说刚刚开始尝试着真正去“设计”而不仅仅是仿制一款战斗机,很多东西确实是一片空白,而1996年这时候好歹大家都有了些经验,自然能看出来这个方案的问题所在。

  杨奉畑站起身来到两个装着资料的箱子边上,非常熟练地从里面找出了一份相对新一点的设计文档递给常浩南:

  “复杂还是其次的,法国人撤走之后,我们也尝试过进行一些改进,只保留三段缝翼中靠机翼外侧的两段,再把结构改成普通的一段式,这样死重倒是下来了,但刚才说的副翼和襟翼之间的干扰问题还是没解决。”

  常浩南翻开了那份厚厚的文档,从上面标注着1990年的日期来看,应该就是杨奉畑所说的改进部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