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4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实说,不怎么样。”杨奉畑摇了摇头:

  “我们和达索方面的工程师合作了大概两年时间,但直到最终拿出的设计版本,也还是没能达到法国方面一开始预期的性能。”

  “一方面结构有点太复杂了,另一方面也缺少足够的设计工具,在风洞试验的时候,我们发现前缘缝翼和后缘襟翼之间总是存在干扰,导致增升效果反而不如只有襟翼的时候。”

  这个结果并不出常浩南所料。

  中法合作的最大收获,是我国从对方那里学来了一整套的航空产业标准,最终参照法军标形成了空军领域完整的国军标。

  但是具体到技术方面,能拿得出手的成果确实不多,也就是直9直升机还有响尾蛇防空导弹等寥寥几种。

  阿格斯塔90b潜艇的设计被证明完全不如基洛。

  超黄蜂直升机被一路修修补补了近40年,最后几乎是从头设计了一个新型号才顶着直8g/l的名号大规模装备。

  被认为可以统一大中型水面舰艇主炮型号的100mm舰炮更是个天坑,只短暂地装备了大概十几艘舰艇之后,就连同100mm这个口径被130/76两种口径全面取代了。

  倒也不是说法国人故意使坏,实在是他们自己当年也是走在这些歪路上的……

  总之有了这些先例,一个前缘缝翼的设计效果不佳似乎也并不很让人意外。

  不过话说回来,达索公司在大三角翼的设计方面确实经验丰富,从幻影3到幻影2000,多种经典的无尾三角翼飞机都出自马塞尔·达索之手。

  所以常浩南对于他们给出的设计倒也有点兴趣。

  “杨总,不知道当年达索公司的设计是否还有存档?”

  “你准备改进他们的缝翼设计?”杨奉畑把玩着手中的钢笔询问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