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0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英国专家?”

  常浩南注意到方振刚刚提到了这样四个字。

  说起来,虽然他都已经把整个问题都给解决了,但因为从一早过来就开始工作,所以关注的都是跟项目有关的技术问题,对于这个项目本身的来龙去脉反倒是全然不知。

  在上一世,常浩南因为错过了保研,因此整个大四上学期都在准备考研,毕业设计也是跟着一个并不知名的年轻老师做的,因此完全没赶上参与的机会。

  这些颤振分析相关的经验,还是他后来参与某型长航时无人机项目时所积累的。

  “哦,师弟这才进组第一天,所以应该还不知道这些事情……”

  最后还是方振把这个项目的情况又简单介绍了一遍。

  由于这是华夏第一次完全参照国际标准进行飞机设计,而且直接使用了很多欧美公司的子系统,因此603所请来了不少相关领域的国外专家做顾问,其中就包括一位搞气动弹性分析的英国人霍金特。

  在针对新型客机进行设计的时候,603所参照运7-100飞机的经验,设计了常浩南他们目前正在分析的这种机翼。

  但是在可行性评估过程中,这个理念先进、性能出色的机翼设计却被霍金特给否定了,因为他根据自己的经验计算出这个机翼的颤振临界速度只有147m/s,也就是530km/h。

  对于最大巡航速度都有510km/h的飞机来说,这几乎相当于没有留下任何安全余量,飞机稍微俯冲一下都可能诱发颤振。

  考虑到华夏航空工业在这方面的经验几乎是0,第一个对接国际的型号自然还是要以稳妥为主。

  因此目前正在进行适航试验的01架飞机还是安装了一组设计相对保守的机翼以确保安全。

  但603所的设计人员却并不甘心,因为按照目前的设计,运7-200a面对atr42/72等同级别的螺旋桨支线客机根本没有任何优势。

  性能相同的情况下,别人为什么要抛弃成熟的飞机去买你的新型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