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钟德友叹了口气:唉,那还是早点走吧,最近邕州城可不好,别在这待时间长了。

  怎么,邕州城又出事了?

  不知道今年邕州城是不是冲了太岁,大事小事就没消停的时候,近段时间这里来了不少官府的人,四处戒严,就连一把火烧没了的安抚使司都被翻了个底朝天,不知道想找什么。我不想在城里多待,出来避避风头,城里太压抑了,我劝乌兄还是不要在这多待。

  邬奉趁着钟德友低头的空档对着门口两人点点头,谢玉绥和卓云蔚坐了过来。

  钟德友的视线在触碰到卓云蔚时有一瞬间的诧异,而后招呼着小二给几人上了酒杯。

  邕州城确实是个好地方,风景宜人空气也新鲜,这里人不多,因着江湖人离开后恢复成本来的样子,酒肆里零星只坐着几个人,显得有些冷清。大概是农耕时节到了,白日里都到了田地,只有夜晚这边才会热闹起来。

  邬奉叫着小二又上了点酒菜,而后他又担任了套话的工作,有一搭没一搭地跟着钟德友闲聊。

  钟德友在邕州城是个教书先生,原本读书是想考科举,但因着家中突生变故,便只能待在此处。

  唉,天命使然,让我只能居于此,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在下无甚大器,便只想尽孝。钟德友喝着酒,说完这话后自嘲地笑了笑,可惜这孝也并非在下所想的那样简单,果然世间不顺心才是常态。

  邬奉不知道钟德友经历了什么,只能安慰几句,给他倒着酒。

  钟德友可能憋屈的时日太长,今日终于得了个可以言话的人,邬奉又惯于递话。钟德友甚为高兴,几句话便引邬奉为知己,脸上愁云少了很多,说什么都要让邬奉几人到自己家里留宿。

  邬奉推辞再三,最后不知道这位书生哪来的那么大脾气,不去就生气,甚至要爬到桌子上大声喊着邬奉就是他这辈子最好的兄弟。

  邬奉虽然五大三粗,但是脸皮却薄的很,哪里能让钟德友这么闹下去,私下里得到谢玉绥的同意后应下了钟德友的话。

  钟德友十分高兴,引着几个人就进了城。

  城门确实较之前严格了许多,不再是几两银子就能含糊过去,好在有钟德友。他跟城门的几个守卫都很熟识,毕竟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邻里街坊或多或少都认识,几番裙带关系下来,大家即便没有热络,也算是点头之交,故而没太为难几个人,很顺利的就进了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