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2 / 7)
注:本文设定中,朝廷募兵,女兵是自愿报名,男兵一般是家里有两个以上男丁的必抽其一,除此之外,还可以自愿。
作者有话要说: 有话说,1. 其实吧,按照男女主的作法,不到最后是推不倒的。不过作者我表示说话算数,是吧。偶哈哈哈。
2. 本卷倒计时开始喽!
3.今天发现好多章节被锁,被人举报了......估计更新会受到很大影响。有什么事情另行通知,谢谢一直支持我的亲,无论怎样,永远都爱你们!
☆、坑爹
武思芳自打回到家,就一直绷着张脸,上了饭桌也是心事重重的样子。潘毓陪在边上,只当她在外面的事情没办顺利,可劲儿给她布菜,说些暖心窝儿的话逗她,可惜妻主情绪厌仄,心不在焉地应付上一两句,便也没什么心思陪着说笑了。苏氏看不下去,打算长篇大论开始叨叨一番,刚一开口,武思芳就皱了眉怪模怪样盯着他看,一言不发。苏氏顿时头皮发麻,不知怎么的,心里瘆的慌,竟是少有地安静下来,之后早早回了房,也不出来溜达。潘氏看着妻主兴致不高,心里也直犯嘀咕,武思芳是个天塌下来,歇一会儿就能活蹦乱跳的人,…..今天实在是太反常了。
到了晚间休息时,武思芳还是没缓过神来,直愣愣地躺在床榻上,望着紫罗帐顶上金丝银线织就的流苏,目不转睛。白日里王珮的话使她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没成想她求娶的居然是她两鬓泛白的父亲苏氏。两个青梅竹马的人,年轻的时候错过了彼此,就像书评和傀儡戏里演绎的故事那样,富家子弟苏致谢和贫家女郎王珮真心相爱,女郎每日都隔着高墙唱歌给她的情郎听,就差私定终身了。可惜两家悬殊,苏家不可能将儿子嫁给窑工的女儿,于是拆散了这对苦命鸳鸯。王珮傻傻地等着,期盼着奇迹能够出现,谁知却等来了心爱的郎君远嫁他乡的消息…….
爱情无望的王珮从此将心上人埋在心底,发愤图强,到后来就有了自己的瓷窑和的买卖。她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有一天能够走到有苏致谢的地方去,哪怕只是看看他也成。于是许多年后,她有了条件和机会去金流城做买卖,她看见他鲜衣怒马,却总是遮不住眼底的忧郁,曾经开朗活泼的俏郎君被千疮百孔的婚姻磨练得啰嗦暴躁,反复无常。……很显然,他过得不好,她心里也默默跟着难过。
到了后来,他们一个成了鳏妇,一个成了寡夫,苏氏全面执掌武家,她觉得机会来了,决定和他继续前缘。王珮先是借着做生意的由头,与他来往,苏氏却避而不见,追得紧了,连双方之间的正常合作也被掐断了。在王珮看来,苏氏的绝情无外乎于他出身世家,汉族郎君嫁了人从一而终的观念根深蒂固,再说一把年纪了,各有各的生活轨迹,老死不相往来才是正经,又何必苦苦纠缠。
武思芳知道她爹不容易。从前父母二人在她面前虽然相敬如宾,可到底能看出彼此的疏离来。母亲好吃懒做,是真正的甩手掌柜,娶了苏氏过门,就将武家彻底交给了他,苏氏里里外外地忙着,而武家的家主左拥右抱,好不逍遥。苏氏急脾气,看不过眼,两人成日里吵吵闹闹,武思芳母亲嫌烦,索性搬出去另住了。即便到了后来,长女武思芳出生,家主也并没有另眼相待苏氏,仿佛娶他过来,不过是娶了一个为武家赚钱的工具而已。武思芳在幼时生了一场重病,差点死去 ,苏氏日日夜夜守着女儿,顶生华发,打发人去请主母,却不料见到了主母的侧侍,他张扬地对着苏氏笑,“死了就死了吧,家主又有了,再生就是了,多大的事?主父何苦整得鸡飞狗跳的,连你苏家郎的脸面都不顾了?”
男人的心在那一刻强硬了起来,诚心实意付出了太多,可她只当你是摆设,你又何必真心待她?人活着不易,凭什么他拼死拼活地为武家卖命,而她却可以轻松自在地享受这一切?他只恨作为男子身不由己,但他至少要为女儿维护自己辛苦换来的成果,…..那么白吃不干活的,都统统滚到一边儿去吧!
苏氏变得聒噪,易怒,一副破罐子破摔、死磕到底的心态。主母慌了,开始待在大宅,留了几分颜面给他,可苏氏并不罢休,他憋屈了这么多年,总算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家,谁出的力最多,就应该谁来说话不是么!
武思芳不胜唏嘘,暗自抹掉了眼角的泪滴。苏氏的大半生就这样过去了,不过为着武思芳才苦苦撑到了今天,他最美好的年华都葬送在了武家,他放弃了他的爱人,守着自己的女儿,准备着将来含饴弄孙,只怕他一心想着的就是这样过完余生,再无其他念头。
武思芳知道父亲的艰难,可是该不该将他嫁出去呢?……她很纠结。这么大年纪,按理说是享受天伦之乐和儿女清福的时候了,真没见过谁在这个年龄还有再嫁的。她是胡人,虽说受过汉族文化的洗礼,但也没什么男子嫁了人就必须守节的概念,…..可那毕竟是她唯一的爹,要是嫁出去了,她爹,就不是她的了。
……..哎,….人总是自私的……
↑返回顶部↑
作者有话要说: 有话说,1. 其实吧,按照男女主的作法,不到最后是推不倒的。不过作者我表示说话算数,是吧。偶哈哈哈。
2. 本卷倒计时开始喽!
3.今天发现好多章节被锁,被人举报了......估计更新会受到很大影响。有什么事情另行通知,谢谢一直支持我的亲,无论怎样,永远都爱你们!
☆、坑爹
武思芳自打回到家,就一直绷着张脸,上了饭桌也是心事重重的样子。潘毓陪在边上,只当她在外面的事情没办顺利,可劲儿给她布菜,说些暖心窝儿的话逗她,可惜妻主情绪厌仄,心不在焉地应付上一两句,便也没什么心思陪着说笑了。苏氏看不下去,打算长篇大论开始叨叨一番,刚一开口,武思芳就皱了眉怪模怪样盯着他看,一言不发。苏氏顿时头皮发麻,不知怎么的,心里瘆的慌,竟是少有地安静下来,之后早早回了房,也不出来溜达。潘氏看着妻主兴致不高,心里也直犯嘀咕,武思芳是个天塌下来,歇一会儿就能活蹦乱跳的人,…..今天实在是太反常了。
到了晚间休息时,武思芳还是没缓过神来,直愣愣地躺在床榻上,望着紫罗帐顶上金丝银线织就的流苏,目不转睛。白日里王珮的话使她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没成想她求娶的居然是她两鬓泛白的父亲苏氏。两个青梅竹马的人,年轻的时候错过了彼此,就像书评和傀儡戏里演绎的故事那样,富家子弟苏致谢和贫家女郎王珮真心相爱,女郎每日都隔着高墙唱歌给她的情郎听,就差私定终身了。可惜两家悬殊,苏家不可能将儿子嫁给窑工的女儿,于是拆散了这对苦命鸳鸯。王珮傻傻地等着,期盼着奇迹能够出现,谁知却等来了心爱的郎君远嫁他乡的消息…….
爱情无望的王珮从此将心上人埋在心底,发愤图强,到后来就有了自己的瓷窑和的买卖。她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有一天能够走到有苏致谢的地方去,哪怕只是看看他也成。于是许多年后,她有了条件和机会去金流城做买卖,她看见他鲜衣怒马,却总是遮不住眼底的忧郁,曾经开朗活泼的俏郎君被千疮百孔的婚姻磨练得啰嗦暴躁,反复无常。……很显然,他过得不好,她心里也默默跟着难过。
到了后来,他们一个成了鳏妇,一个成了寡夫,苏氏全面执掌武家,她觉得机会来了,决定和他继续前缘。王珮先是借着做生意的由头,与他来往,苏氏却避而不见,追得紧了,连双方之间的正常合作也被掐断了。在王珮看来,苏氏的绝情无外乎于他出身世家,汉族郎君嫁了人从一而终的观念根深蒂固,再说一把年纪了,各有各的生活轨迹,老死不相往来才是正经,又何必苦苦纠缠。
武思芳知道她爹不容易。从前父母二人在她面前虽然相敬如宾,可到底能看出彼此的疏离来。母亲好吃懒做,是真正的甩手掌柜,娶了苏氏过门,就将武家彻底交给了他,苏氏里里外外地忙着,而武家的家主左拥右抱,好不逍遥。苏氏急脾气,看不过眼,两人成日里吵吵闹闹,武思芳母亲嫌烦,索性搬出去另住了。即便到了后来,长女武思芳出生,家主也并没有另眼相待苏氏,仿佛娶他过来,不过是娶了一个为武家赚钱的工具而已。武思芳在幼时生了一场重病,差点死去 ,苏氏日日夜夜守着女儿,顶生华发,打发人去请主母,却不料见到了主母的侧侍,他张扬地对着苏氏笑,“死了就死了吧,家主又有了,再生就是了,多大的事?主父何苦整得鸡飞狗跳的,连你苏家郎的脸面都不顾了?”
男人的心在那一刻强硬了起来,诚心实意付出了太多,可她只当你是摆设,你又何必真心待她?人活着不易,凭什么他拼死拼活地为武家卖命,而她却可以轻松自在地享受这一切?他只恨作为男子身不由己,但他至少要为女儿维护自己辛苦换来的成果,…..那么白吃不干活的,都统统滚到一边儿去吧!
苏氏变得聒噪,易怒,一副破罐子破摔、死磕到底的心态。主母慌了,开始待在大宅,留了几分颜面给他,可苏氏并不罢休,他憋屈了这么多年,总算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家,谁出的力最多,就应该谁来说话不是么!
武思芳不胜唏嘘,暗自抹掉了眼角的泪滴。苏氏的大半生就这样过去了,不过为着武思芳才苦苦撑到了今天,他最美好的年华都葬送在了武家,他放弃了他的爱人,守着自己的女儿,准备着将来含饴弄孙,只怕他一心想着的就是这样过完余生,再无其他念头。
武思芳知道父亲的艰难,可是该不该将他嫁出去呢?……她很纠结。这么大年纪,按理说是享受天伦之乐和儿女清福的时候了,真没见过谁在这个年龄还有再嫁的。她是胡人,虽说受过汉族文化的洗礼,但也没什么男子嫁了人就必须守节的概念,…..可那毕竟是她唯一的爹,要是嫁出去了,她爹,就不是她的了。
……..哎,….人总是自私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