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2 / 5)
“还有徐家三舅母铺子里卖的馒头,是纪念诸葛亮的,他是三国里的卧龙先生。”
“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后,经过泸水河,正值风急浪高,军队无法前进。诸葛亮问孟获原因,得知是泸水河的猖神作怪,需要人头和黑牛白羊祭祀,才能让猖神平息安全渡河。”
“诸葛亮想了想用人头不行,就命令伙夫做了一坨面,他改变蛮族用人头的做法,让士兵宰杀牛羊,给面剂子掏空心,把牛羊肉塞进面里去,再给捏成人头的形状,称为“蛮头”,后来,这种面食逐渐流传开来,“蛮头”一词也变成了“馒头”。”
第251章 小食求知欲一
“现在天冷桌上总吃小热锅,你应该听过涮羊肉吧?那是纪念忽必烈的,据说有一天,忽必烈要吃炖羊肉。”
“厨师听了肯定要准备,眼看着羊肉都要端桌子吃嘴里了,突然士兵报告敌军来袭,厨师匆忙之间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在有配料的热汤里端上来了。”
“忽必烈跑出去给人打跑了,回营帐想起战前流口水的羊肉,就叫厨师端出来分给将领们吃,大家吃完赞不绝口说好吃!忽必烈听了说,既然这羊肉是在沸水中涮熟的,那以后就叫“涮羊肉”了!”
“过完正月慢慢步入暖春,还有一个寒食节与清明节相差一天,出嫁的姑娘会为爹娘准备两样东西。”
“一个是馍馍,一个是面燕鹅,馍里放上豆子红枣等,重量是一斤,这两样都是介子推纪念他母亲的,不过他被火烧死了……”
“为什么烧死他?因为他给馍馍里乱放东西吗?”猫狗子小脸不解的问芦苇。
“大概烧他的晋文公脑子有泡吧!”芦苇有意逗猫狗子玩笑。
“他烧了人还有一个食物专门纪念他的,叫“黑米饭”,因为晋文公火烧山的时候,绵山的土地被烧坏了,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煮黑米饭来表示哀悼。”
“然后就是五月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思他,每年端午节会投五色丝粽子到水里,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他,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都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人们荡舟江河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返回顶部↑
“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后,经过泸水河,正值风急浪高,军队无法前进。诸葛亮问孟获原因,得知是泸水河的猖神作怪,需要人头和黑牛白羊祭祀,才能让猖神平息安全渡河。”
“诸葛亮想了想用人头不行,就命令伙夫做了一坨面,他改变蛮族用人头的做法,让士兵宰杀牛羊,给面剂子掏空心,把牛羊肉塞进面里去,再给捏成人头的形状,称为“蛮头”,后来,这种面食逐渐流传开来,“蛮头”一词也变成了“馒头”。”
第251章 小食求知欲一
“现在天冷桌上总吃小热锅,你应该听过涮羊肉吧?那是纪念忽必烈的,据说有一天,忽必烈要吃炖羊肉。”
“厨师听了肯定要准备,眼看着羊肉都要端桌子吃嘴里了,突然士兵报告敌军来袭,厨师匆忙之间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在有配料的热汤里端上来了。”
“忽必烈跑出去给人打跑了,回营帐想起战前流口水的羊肉,就叫厨师端出来分给将领们吃,大家吃完赞不绝口说好吃!忽必烈听了说,既然这羊肉是在沸水中涮熟的,那以后就叫“涮羊肉”了!”
“过完正月慢慢步入暖春,还有一个寒食节与清明节相差一天,出嫁的姑娘会为爹娘准备两样东西。”
“一个是馍馍,一个是面燕鹅,馍里放上豆子红枣等,重量是一斤,这两样都是介子推纪念他母亲的,不过他被火烧死了……”
“为什么烧死他?因为他给馍馍里乱放东西吗?”猫狗子小脸不解的问芦苇。
“大概烧他的晋文公脑子有泡吧!”芦苇有意逗猫狗子玩笑。
“他烧了人还有一个食物专门纪念他的,叫“黑米饭”,因为晋文公火烧山的时候,绵山的土地被烧坏了,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煮黑米饭来表示哀悼。”
“然后就是五月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思他,每年端午节会投五色丝粽子到水里,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他,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都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人们荡舟江河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