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5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人看完后发了长文分析:

  【即便四年之前,舒明的演技还能看得出有稚嫩的痕迹。如果非要仔细较真的话不可,的确也要承认,和现在日臻成熟的《远渡》比起来,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可舒明的情感足够投入,足够浓烈。

  他演前期的祝真,是发自内心为这个角色感到骄傲。

  他演后期的祝真,能体会角色的痛苦,能说服自己接受角色的逻辑,能为这个角色,绞尽脑汁地去设计不同的细节。

  而不是带着鄙夷和不屑,去对待这个向来在史书上不那么光彩的名字。

  这是许多演员的通病,演一个反派,比观众先一步讨厌角色,这怎么能做到融入角色呢?

  因此,我们们常常会认为演员的信念感非常重要。这种对角色的认同,真真正正地撑起了角色的骨架。

  祝真换了官服出场后的那一刻,我就跟身边人讲,这个角色活了——在电影开始前,我们都猜测,舒明会套一个业内常规的壳子,用最常规的方法来处理一个太监的形象:尖细着嗓子,弯腰佝偻,阿谀奉承……这是最简单,最不容易出错的,不是么?

  可他没有。

  舒明一贯是个动脑子的演员,他理解祝真,明白祝真残存的傲骨,明白他的一切过去,花了极大的心血去设计了这个形象。

  因他的用心用情,祝真,便得以在荧幕上短暂而永恒地活过来了。

  其余的小瑕疵,不过是细枝末节,是不必过多追究的。我们是如此心甘情愿地包容他,欣赏他,期待他之后带来更佳的荧幕形象。

  所以舒明即便稚嫩也显得自然,不足也显得可爱。

  在首映礼之上,据同剧组演员所说,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舒明都没有办法从角色当中走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