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3 / 7)
家里只剩他和婶娘,靠这几亩薄地相依为命。
他这一去上学,必不可能常常回来,去首都的路程太远,车票太贵,寒暑假能回来一次就算多的了。
好在村子里民风淳朴,左邻右舍互相之间也有照应,安危上倒是不担心。
他只挂念婶娘的身体。
农活是最磨人的,婶娘又放不下这几亩地,一年到头省吃俭用,腰也是毛病,腿脚也是问题。
他这么久不在家,谁替婶娘干活呢?
舒明恨不得在这仅剩的两个月内,把家里未来几年的活全干了。
他把鸡窝重新垒了,柴火垛整整齐齐地码了一年的用量,灶台里里外外擦得反光,甚至把仓库都翻出来重新理了一遍。
别人都是“儿行千里母担忧。”
换到他这边就成了“儿行千里担忧母。”
临走的前一个晚上,舒明借着床头的小夜灯,盘算了一下手里的现钱——有市里奖励的万把块钱,有高中补助的小千元,再加上杂七杂八的贫困补助……
他拨出来三千块,放到贴着心口的小钱袋子里,剩下都悄悄塞进了婶娘的枕头底下。
离开的那天早上,他端着碗粥,坐在小院里吃早饭,婶娘不知道什么时候坐在了他旁边,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袱。
“小舒。”她清了清嗓子,有点不好意思似的,“俗话说得好,穷家富路。”
“这里婶娘一直给你存着的上学钱,五千块,反正是不多,你收好。”
↑返回顶部↑
他这一去上学,必不可能常常回来,去首都的路程太远,车票太贵,寒暑假能回来一次就算多的了。
好在村子里民风淳朴,左邻右舍互相之间也有照应,安危上倒是不担心。
他只挂念婶娘的身体。
农活是最磨人的,婶娘又放不下这几亩地,一年到头省吃俭用,腰也是毛病,腿脚也是问题。
他这么久不在家,谁替婶娘干活呢?
舒明恨不得在这仅剩的两个月内,把家里未来几年的活全干了。
他把鸡窝重新垒了,柴火垛整整齐齐地码了一年的用量,灶台里里外外擦得反光,甚至把仓库都翻出来重新理了一遍。
别人都是“儿行千里母担忧。”
换到他这边就成了“儿行千里担忧母。”
临走的前一个晚上,舒明借着床头的小夜灯,盘算了一下手里的现钱——有市里奖励的万把块钱,有高中补助的小千元,再加上杂七杂八的贫困补助……
他拨出来三千块,放到贴着心口的小钱袋子里,剩下都悄悄塞进了婶娘的枕头底下。
离开的那天早上,他端着碗粥,坐在小院里吃早饭,婶娘不知道什么时候坐在了他旁边,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袱。
“小舒。”她清了清嗓子,有点不好意思似的,“俗话说得好,穷家富路。”
“这里婶娘一直给你存着的上学钱,五千块,反正是不多,你收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