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侯 第114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郎中令“喏”了一声,回到官署,开始为陛下准备出行事宜。

  天子亲自相迎这个举动,其实是很荣耀很稀有的事情,唯立有不世之功的文臣或武将才能享有此尊荣。否则大汉每年派出去那么多批使团hr军队,若都迎接,那刘彻基本上啥也不用干,就光去长安城门口迎来送往了。

  自刘彻继位以来拢共也没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只不过大汉最近出的英才特别杰出,立的功劳也很大,这才导致“亲自相迎”的次数看起来有点多。

  朝中其余大臣知道这件事后,也没人敢有异议,反而是上奏钱粮、治水、赋税、以及今年的各个郡县的上计结果如何,以此来转移话题。

  这谁敢有异议啊!

  万一陛下说上一句“卿亦可建此功业”,然后随机把他们丢到一个偏僻地方建功立业去,那就彻底完蛋了。

  从前陛下亲自去迎接卫将军霍将军的时候,他们还能用一句“文官立不上武将的功劳”来推脱。

  可现在呢,人家博昌侯一个从来没上过战场的人,硬是咬着牙在一座小城中抵抗一万八千名匈奴的围困与攻打,守了一百多天。

  什么,你说是因为博昌侯有仙人奇遇才能坚持到现在,那城中其他人呢?

  织女、医师、农人等,还有匠人,甚至有些还是殿中官员平日里最瞧不上的奇技淫巧之人,人家怎么能守得下来?

  再一对比他们的某位前辈,守亭守了一个多月,就被匈奴“斩山头而去”。

  说实话,有点丢人。

  这其中唯一高兴的文官大概就是——司马谈。

  自从看过从西域送来的信件,司马谈的嘴角就没下去过。

  作为史官,司马谈的某些思想可能无法被常人所理解,在他看来,任尔生前富贵荣华,千百年后皆为白骨。孝道最高境界,理应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此来光耀父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