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侯 第52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之前的文章无非是些歌颂仙人,歌颂仙迹,引据大义证明现在百姓生活安顺,且四夷臣服之类的词句,最后再赞美一下刘彻将大汉治理的很好。

  像司马相如这种文采惊人,辞藻华美的文人,写赋水平会更高明一些,虚拟出不同人物,利用人物对话和景物描写等写出自己想要表达之意,例如那篇让他入了刘彻眼的《子虚赋》就是虚拟出楚国使者子虚和齐国的乌有先生,利用他们的对话来劝谏天子、诸侯等张修明政治,提倡节俭,也从这里衍生出来了子虚乌有这个成语。

  如今要写的是献给仙人的赋,要是再像以前那样,写是因为天子仁育群生,卑体下士才引得仙人降下神迹的话,那仙人肯定不会高兴啊。

  仙人:人间皇帝,你到底是在歌颂自己还是歌颂我?

  且他们皆未见过仙境,万一幻想出来的天宫生活有误差,仙人生气了怎么办?会不会觉得我们大汉的学士们都太小家子气了?

  想到这些,刘彻再看到闻棠时突然眼前一亮,有了想法:“闻卿,不如由你来为仙人写辞赋?”

  闻棠:啊?

  这和她预想的结果有点不太一样。

  闻棠的想法是刘彻说:“闻卿认为该如何写此文章?”

  自己再顺理成章提出建议,不是让他把任务交给自己!

  算了,不管了,即使步骤有错,自己也还要硬套公式:“臣之所言,词鄙而意拙,实在难入仙人之眼,还是让司马郎官等人写吧。”

  “赐下仙粮之神并未明言自己的法号身份,也不确定祂是否和臣梦中仙人有关,万一明言歌颂,颂错了神仙,人家生气怎么办?”

  刘彻却是思路清奇:你的意思是你一年之内遇到了两位神仙呗?

  “因此依臣愚见,不若我们写赋之时言辞模糊,只需强调咏赞赐下仙粮仙人之仁德慈美,并不写出她具体名号。”

  这是一定要强调的,万一这些大臣们在辞赋中赞美的都是闻棠口中那位身穿宽袍,腰束丝绦的仙人,岂不是让东方朔白白捡了便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