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第39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事态陡然逆转,郑侠茫然失措,不自觉看向云济。只见他满面苦笑,冲自己摇了摇头,显然也并无办法。再回望大堂四处,众人都在指指点点,但只看见他们张嘴,却听不清在说些什么。

  “啪!”孙永手中的惊堂木再度落下,满堂噤声不语。

  “郑门监,查案乃是开封府职责所在,你我各司其位,不必越俎代庖。今日之事,实是一出闹剧,徒增笑料而已。”孙永看向刘轶等人,“刘监正,延丰仓出了这等大事,你身为仓监,本就备受责难。这次因郑门监的误会,可真是委屈你啦!”

  侍御史蔡确接话道:“刘监正,若要上奏弹劾,蔡某愿附骥尾。”

  御史身负监察百官、纠正刑狱的职责,蔡确更是大有前途的一位。以他的眼界,要弹劾也是挑两制官以上的重臣下手,小小的安上门门监官,他根本提不起兴趣。这一句,显然只是客套话罢了。

  刘轶也是人精,顿时明白孙永和蔡确的想法,立马就坡下驴:“多谢孙大尹,多谢蔡御史。下官只求能还延丰仓诸同僚一个清白,已经心满意足。”

  “好!今日且到这里,退堂!”

  转眼间,刚才还人满为患的大堂变得空空落落,一如郑侠此时的心境。

  云济走到近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介夫兄,人总有考虑不周的时候,别放在心上。”

  “我原以为揪出了犯案元凶,延丰仓丢失的存粮就能找回来,京师百万百姓也不再有断粮之忧。但……唉,一夜之间,谁又能搬空十二座仓廪?难不成真是貔貅作祟?”郑侠失魂落魄道,“可是……如此一来,延丰仓怎么办?京畿路的灾民怎么办?京师的百万百姓怎么办?大旱已两年有余,京城之外,早已赤地千里,找不回粮食,连东京都要生灵涂炭!民以食为天,天塌了!这是天塌了啊!”

  第十六章 福道门徒

  一场闹剧过后,诸多权贵散尽。王旭从后堂回来,脸上尴尬之色还未消散,显然是吃了顿挂落。

  云济担心道:“义父,你向来谨慎,这次为何……唉!这案子还有诸多隐情,不适合直接扯起这么大阵仗,容易把自己蒙在阴沟里。就算郑介夫来寻,咱叔侄俩也得先通气再盘算如何处置啊!”

  王旭苦笑叹了口气:“郑门监信誓旦旦要破惊天大案,破解开封府断粮危机,我见他胸有成竹,以为他洞彻熹微,有十全把握,没想到……不提啦!这件事没牵到你,实是万幸。这十年来,开封府换了多少任大尹,我这官位不高不低,却事事都会扯到干系,风浪也见识了不少。不过,这貔貅夺粮案来势凶猛,波及极广,你替我出出主意也就罢了,万不能掺和进来。这几桩案子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

  云济是何等聪慧,一念间就明白过来,正是因为只有郑侠来开封府报案,王旭才居中斡旋,如此大张旗鼓地办案,以至于惊动了许多重臣。若是他和郑侠一道来,或者他自己来,王旭反倒会顾虑重重,不让他沾染这等是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