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3 / 7)
列道送行的百姓倒还有几分真心。
朝贡不仅对朝廷是个压力,于百姓更是苦不堪言的重负,哪有那么多好东西年年送去?再富庶的国库这么些年下来早也掏得差不多了。上边没办法,只好加赋税,从百姓身上捞,日子一年比一年更难过,就像头顶有块石头不停压下来,压得云国百姓喘不过气。
四皇子此去,换了他们三年好日子,虽然三年后朝贡还得继续,但能得一喘息机会,已是不容易。
不管四皇子是不是心甘情愿上路的,百姓都感谢他舍身,本国皇子去他国作质子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原没有送行这一规矩,但百姓们自发相送也没人说什么。
从乾安门正街一直到城外,男女老少质朴的脸上带着感激,目送着那既尊荣又讽刺的御车离去。
彼时晴光大好,云国上下都在为免贡三年欢欣,许久没见过那么干净曜蓝的天了,仿佛也在为喜事高兴似的,那天儿漂亮地让人不敢抬眼瞧。
却没有人考虑过马车里的沧星,没有人在意他的心情,他的感受,他的所思所想。
面若冠玉的俊美少年身量还未长开,闭目坐在毛毡上像是感应到什么,突然睁眼,问自幼教导他又自请陪他入邺国的师傅:“先生,是不是有人在叫我?”
师傅说没有,大概是他听差了,又或许是外头百姓在喊他的名字。他嗯一声,微微侧头看一眼车壁,外头的嘈杂听得到,却看不到。脸色稍黯,却没什么表情,复又垂头闭目养神。
出了关,车队驶离云国边-境最后一座城池的时候,一路没有露面的沧星从马车里出来,站在车辕上回头深望。
猎风鼓动衣袍,隔着蒙蒙烟尘,那是故国的最后一眼。
十四岁的少年离家去国,自此开始了屈脊躬身,跪膝于尘的日子……
开头一千多字的楔子,正文故事从沧星入邺国为质子三年后开始。
作为第一个出场的人,沧星却不是男主。
云国不平静,邺国同样也暗潮汹涌。千百年来为了至高无上的那把王座,无数人挤破头顶,杀地两眼通红。
↑返回顶部↑
朝贡不仅对朝廷是个压力,于百姓更是苦不堪言的重负,哪有那么多好东西年年送去?再富庶的国库这么些年下来早也掏得差不多了。上边没办法,只好加赋税,从百姓身上捞,日子一年比一年更难过,就像头顶有块石头不停压下来,压得云国百姓喘不过气。
四皇子此去,换了他们三年好日子,虽然三年后朝贡还得继续,但能得一喘息机会,已是不容易。
不管四皇子是不是心甘情愿上路的,百姓都感谢他舍身,本国皇子去他国作质子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原没有送行这一规矩,但百姓们自发相送也没人说什么。
从乾安门正街一直到城外,男女老少质朴的脸上带着感激,目送着那既尊荣又讽刺的御车离去。
彼时晴光大好,云国上下都在为免贡三年欢欣,许久没见过那么干净曜蓝的天了,仿佛也在为喜事高兴似的,那天儿漂亮地让人不敢抬眼瞧。
却没有人考虑过马车里的沧星,没有人在意他的心情,他的感受,他的所思所想。
面若冠玉的俊美少年身量还未长开,闭目坐在毛毡上像是感应到什么,突然睁眼,问自幼教导他又自请陪他入邺国的师傅:“先生,是不是有人在叫我?”
师傅说没有,大概是他听差了,又或许是外头百姓在喊他的名字。他嗯一声,微微侧头看一眼车壁,外头的嘈杂听得到,却看不到。脸色稍黯,却没什么表情,复又垂头闭目养神。
出了关,车队驶离云国边-境最后一座城池的时候,一路没有露面的沧星从马车里出来,站在车辕上回头深望。
猎风鼓动衣袍,隔着蒙蒙烟尘,那是故国的最后一眼。
十四岁的少年离家去国,自此开始了屈脊躬身,跪膝于尘的日子……
开头一千多字的楔子,正文故事从沧星入邺国为质子三年后开始。
作为第一个出场的人,沧星却不是男主。
云国不平静,邺国同样也暗潮汹涌。千百年来为了至高无上的那把王座,无数人挤破头顶,杀地两眼通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