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2 / 9)
本朝确有册立皇太孙的先例。
但那要么是太子体弱,皇帝又年迈,于是不得不定下皇太孙以防万一。
要么,则是太子早逝,但老皇帝又看不中其他儿子,所以才从已故太子的子嗣中选一个孙子封为皇太孙。
而像现在这般。
太子身子康健且既得帝心又得民心,储君之位稳如泰山的情况下册立皇太孙。
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然东宫大公子的聪慧朝中大伙儿有目共睹,救驾有功也众所周知,关键还有先帝爷给陛下托的梦!
且不提梦的真假。
就说前头两条,他们似乎便反驳不了。
且立皇太孙乃国之重事。
陛下能下这道旨便说明此前已经同内阁商议过了,内阁是持赞同态度的。
如此,其余人便是有不同意见也很难改变什么,更别说他们找不出理由反驳。
于是,随着全仕财的话音落下。
首辅沈仲山带头站出来高呼圣上英明万岁,其余内阁大臣紧跟其后。
紧接着荣王、宣王、简王等亲王也站了出来。
↑返回顶部↑
但那要么是太子体弱,皇帝又年迈,于是不得不定下皇太孙以防万一。
要么,则是太子早逝,但老皇帝又看不中其他儿子,所以才从已故太子的子嗣中选一个孙子封为皇太孙。
而像现在这般。
太子身子康健且既得帝心又得民心,储君之位稳如泰山的情况下册立皇太孙。
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然东宫大公子的聪慧朝中大伙儿有目共睹,救驾有功也众所周知,关键还有先帝爷给陛下托的梦!
且不提梦的真假。
就说前头两条,他们似乎便反驳不了。
且立皇太孙乃国之重事。
陛下能下这道旨便说明此前已经同内阁商议过了,内阁是持赞同态度的。
如此,其余人便是有不同意见也很难改变什么,更别说他们找不出理由反驳。
于是,随着全仕财的话音落下。
首辅沈仲山带头站出来高呼圣上英明万岁,其余内阁大臣紧跟其后。
紧接着荣王、宣王、简王等亲王也站了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