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3 / 4)
他今年初才上任,都察院又是人员最多的衙门,光十五道御史就有五十多人,到如今,他也就堪堪将御史们的履历过了一遍。
起初,有人弹劾雍亲王的时候,他根本就不知道,御史有闻风上奏之权,他这个左都御史虽说是都察院主官,但对手下御史们的束缚却没有六部尚书那么大,御史们上折子之前与他说一声那是尊重,不说才是常态,毕竟御史们的工作就是上奏弹劾,每天送往内阁的折子少说也有三四十份,要是每个都看一遍,他还要不要做事了?
他开始关注这事,还是因为都察院那几个有名的刺头也掺和了进去,这时候,弹劾对象还是雍亲王,但已经不拘于勘合之事,还有什么与民争利、暴力敛财、与洋人来往过密、操纵官职等鸡蛋里挑骨头的罪名。
到这他也没打算管,反正那几个刺头名声在外,便是雍亲王也不会觉得这是他在后头搞事。
可谁知道,一夜之间,又冒出不少御史,齐齐上书弹劾,他们倒没有关注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就勘合这一点,将打击面从雍亲王扩大到了整个王公贝勒群体。
看看奏折上列的那些名字,好么,这是要将宗室一网打尽啊。
都察院这是想干什么?徐大人这是想烧新官上任三把火了?不少人都这么想。
徐元梦叫屈都没地方叫去,他又没疯,弹劾几乎所有宗室,这是立威吗?这分明是自杀!他此时觉得,开了这个头的那人,不是想针对雍亲王,分明是想针对他徐元梦!这是哪个狗东西看上左都御史之位了,想把他搞下去?做梦!
打哈哈将来人糊弄走,徐元梦在书房坐到半夜,思索该怎么破这个局。
还没等他想出办法来,康熙就在某日朝议上,将这事拿了出来,命众人讨论。
这怎么讨论?这份名单上,打头的就是皇上的亲子,不说皇上对他的儿子有几分父子之情,只说时到如今,夺嫡之争日显,这朝堂上,不管明里暗里,没牵扯进去的可谓少之又少,你说一个,就得牵扯所有人,怎么说?
基于这种想法,除了几个御史跳得高外,众大臣基本都是不痛不痒、含糊不清的态度。
眼看这事就要以不了了之作为结尾,几个御史纵是不甘也无法,康熙却突然开口道:“既然如此,此事便交由九卿共议,拿出个章程来。”
此话刚落,大臣们皆面面相觑,九卿共议?皇上当真不是说错了?九卿啊,那可是九卿,这个国家除了皇帝外最顶层的一群人,能让他们共同关注的,哪一件不是事关朝廷民生的大事。
勘合?勘合算个什么东西?
↑返回顶部↑
起初,有人弹劾雍亲王的时候,他根本就不知道,御史有闻风上奏之权,他这个左都御史虽说是都察院主官,但对手下御史们的束缚却没有六部尚书那么大,御史们上折子之前与他说一声那是尊重,不说才是常态,毕竟御史们的工作就是上奏弹劾,每天送往内阁的折子少说也有三四十份,要是每个都看一遍,他还要不要做事了?
他开始关注这事,还是因为都察院那几个有名的刺头也掺和了进去,这时候,弹劾对象还是雍亲王,但已经不拘于勘合之事,还有什么与民争利、暴力敛财、与洋人来往过密、操纵官职等鸡蛋里挑骨头的罪名。
到这他也没打算管,反正那几个刺头名声在外,便是雍亲王也不会觉得这是他在后头搞事。
可谁知道,一夜之间,又冒出不少御史,齐齐上书弹劾,他们倒没有关注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就勘合这一点,将打击面从雍亲王扩大到了整个王公贝勒群体。
看看奏折上列的那些名字,好么,这是要将宗室一网打尽啊。
都察院这是想干什么?徐大人这是想烧新官上任三把火了?不少人都这么想。
徐元梦叫屈都没地方叫去,他又没疯,弹劾几乎所有宗室,这是立威吗?这分明是自杀!他此时觉得,开了这个头的那人,不是想针对雍亲王,分明是想针对他徐元梦!这是哪个狗东西看上左都御史之位了,想把他搞下去?做梦!
打哈哈将来人糊弄走,徐元梦在书房坐到半夜,思索该怎么破这个局。
还没等他想出办法来,康熙就在某日朝议上,将这事拿了出来,命众人讨论。
这怎么讨论?这份名单上,打头的就是皇上的亲子,不说皇上对他的儿子有几分父子之情,只说时到如今,夺嫡之争日显,这朝堂上,不管明里暗里,没牵扯进去的可谓少之又少,你说一个,就得牵扯所有人,怎么说?
基于这种想法,除了几个御史跳得高外,众大臣基本都是不痛不痒、含糊不清的态度。
眼看这事就要以不了了之作为结尾,几个御史纵是不甘也无法,康熙却突然开口道:“既然如此,此事便交由九卿共议,拿出个章程来。”
此话刚落,大臣们皆面面相觑,九卿共议?皇上当真不是说错了?九卿啊,那可是九卿,这个国家除了皇帝外最顶层的一群人,能让他们共同关注的,哪一件不是事关朝廷民生的大事。
勘合?勘合算个什么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