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1 / 4)
偏这人行事又不周密,没多久就被各地巡查御史发现,连夜弹劾。
这封弹劾奏折当时震惊了半个朝堂,胤祉则是被吓了个半死,天地良心,他虽然对太子之位有想法,但有胤礽和胤禵两个例子摆在那里,他怎么敢做拉拢大臣的事,而且还是地方封疆大吏,拉拢这些人想干嘛呢?还想从地方地方起兵造反不成?
胤祉当时就进宫跪在他皇阿玛面前痛哭流涕地表忠心,也不知道是他素来的表现让他皇阿玛相信,还是他皇阿玛另有消息渠道,总之他皇阿玛没有因孟光祖的事怀疑他,只是训斥了他一番,让他管好手下人。
从那时起,胤祉就日思夜想地祈求早点将孟光祖抓回来,他倒要亲自问问,为何要这么害他,可惜这孟光祖不知道是什么做的,滑溜如泥鳅,硬是在全国追捕的情况下还逃亡了大半年。
现在人是抓住了,但随之而来的消息却让胤祉再次陷入麻烦中,佟国瓤和年羹尧身为封疆大吏,为什么会帮助孟光祖呢,真是为了那点物件?而不是为了背后的某个人?
要不是年羹尧确确实实是雍亲王分属的佐领,又和十四阿哥牵扯不清,很多人就要直接把矛头指向胤祉了。
胤祉迫不及待地站出来,问刑部侍郎:“孟光祖抓回来了?什么时候抓到的?他有没有交代为什么要贿赂官员?”
刑部侍郎迟疑地看着他:“这……”您可是这案子的最大嫌疑人,这么大喇喇的当众问这话真的合适么?
“老三。”康熙终于开口了。
胤祉不甘心地道:“皇阿玛……”
“退下。”康熙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胤祉悻悻地退回自己的位置上。
康熙看向刑部侍郎:“孟光祖所说之事,可有证据?”
刑部侍郎回道:“物证人证俱有。”说罢将随身携带的口供和物证呈上。
康熙看完后,示意梁九功将口供和物证拿下去给堂上大臣们看。
↑返回顶部↑
这封弹劾奏折当时震惊了半个朝堂,胤祉则是被吓了个半死,天地良心,他虽然对太子之位有想法,但有胤礽和胤禵两个例子摆在那里,他怎么敢做拉拢大臣的事,而且还是地方封疆大吏,拉拢这些人想干嘛呢?还想从地方地方起兵造反不成?
胤祉当时就进宫跪在他皇阿玛面前痛哭流涕地表忠心,也不知道是他素来的表现让他皇阿玛相信,还是他皇阿玛另有消息渠道,总之他皇阿玛没有因孟光祖的事怀疑他,只是训斥了他一番,让他管好手下人。
从那时起,胤祉就日思夜想地祈求早点将孟光祖抓回来,他倒要亲自问问,为何要这么害他,可惜这孟光祖不知道是什么做的,滑溜如泥鳅,硬是在全国追捕的情况下还逃亡了大半年。
现在人是抓住了,但随之而来的消息却让胤祉再次陷入麻烦中,佟国瓤和年羹尧身为封疆大吏,为什么会帮助孟光祖呢,真是为了那点物件?而不是为了背后的某个人?
要不是年羹尧确确实实是雍亲王分属的佐领,又和十四阿哥牵扯不清,很多人就要直接把矛头指向胤祉了。
胤祉迫不及待地站出来,问刑部侍郎:“孟光祖抓回来了?什么时候抓到的?他有没有交代为什么要贿赂官员?”
刑部侍郎迟疑地看着他:“这……”您可是这案子的最大嫌疑人,这么大喇喇的当众问这话真的合适么?
“老三。”康熙终于开口了。
胤祉不甘心地道:“皇阿玛……”
“退下。”康熙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胤祉悻悻地退回自己的位置上。
康熙看向刑部侍郎:“孟光祖所说之事,可有证据?”
刑部侍郎回道:“物证人证俱有。”说罢将随身携带的口供和物证呈上。
康熙看完后,示意梁九功将口供和物证拿下去给堂上大臣们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