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3 / 5)
微生雪简单说了一句就把话题转回正事上来。
“单医师,你等会儿把我们研究出来的方子抄给他们。”
她顿了顿,视线转向那间大大的屋子,“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屋子里的这些病人吧。”
微生雪往前走一边问,这些病人是什么时候收治的?
或许能从他们身上找到最初的源头,那样根据系统的分析能力,说不定能找到最适合的配方,即特效药。
提到这件事,夏医女说话简明了许多,言简意赅的道:“我们从一个月多前来到这里,在附近搭了棚子义诊,但从大约二十五天前开始,来治咳疾的人越来越多。”
一开始他们也没放在心上,毕竟现在正是换季之时,又是春耕最忙的时候,身体劳累虚弱,每年总有人会咳上几声,这在黔首中是非常常见的症状,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他们只是照常开出药方,心知这些黔首其实并不会去药房抓药,他们也没有多余的钱财去抓药。所以经过研究之后,他们又另行准备了一个方剂,多用了姜蒜等能发汗暖身之物。
微生雪听着她的叙述点点头,这个应对可以。
“这才是医者该干的事。”单医师夸奖道。
因地制宜,因人调整。一名合格的医者,不仅要能对症下药,也要对人下药,对于一些富贵人家,尽管开些温补的昂贵的药材也不要紧,但对这些穷苦的黔首,哪怕是最便宜的药,他们也不一定有钱去抓,所以要用一些常见的不需要花另外花钱买的药方。
夏医女看了他一眼又继续说:“第一批收字的人已经是十五天前了。最开始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疫病,直到伊南回去翻阅笔记,发现这些症状能与传染病对应上。”
在培训班时她们就知道,课堂上所说的传染病就是她们的瘟疫。
“当时我们还不能确定这是不是瘟疫,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隔离出了这个村子。”说到这里,夏医女苦笑了一声,“村中收治轻症六十三人,重症七个,后面轻症又有十二人转到重症,现在共有轻症五十一人,重症四人。”
“十二人转为重症家产起来不是应该有十九个吗?怎么……”王离说到一半突然停住,那少掉的人到哪里去了不言而喻。
↑返回顶部↑
“单医师,你等会儿把我们研究出来的方子抄给他们。”
她顿了顿,视线转向那间大大的屋子,“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屋子里的这些病人吧。”
微生雪往前走一边问,这些病人是什么时候收治的?
或许能从他们身上找到最初的源头,那样根据系统的分析能力,说不定能找到最适合的配方,即特效药。
提到这件事,夏医女说话简明了许多,言简意赅的道:“我们从一个月多前来到这里,在附近搭了棚子义诊,但从大约二十五天前开始,来治咳疾的人越来越多。”
一开始他们也没放在心上,毕竟现在正是换季之时,又是春耕最忙的时候,身体劳累虚弱,每年总有人会咳上几声,这在黔首中是非常常见的症状,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他们只是照常开出药方,心知这些黔首其实并不会去药房抓药,他们也没有多余的钱财去抓药。所以经过研究之后,他们又另行准备了一个方剂,多用了姜蒜等能发汗暖身之物。
微生雪听着她的叙述点点头,这个应对可以。
“这才是医者该干的事。”单医师夸奖道。
因地制宜,因人调整。一名合格的医者,不仅要能对症下药,也要对人下药,对于一些富贵人家,尽管开些温补的昂贵的药材也不要紧,但对这些穷苦的黔首,哪怕是最便宜的药,他们也不一定有钱去抓,所以要用一些常见的不需要花另外花钱买的药方。
夏医女看了他一眼又继续说:“第一批收字的人已经是十五天前了。最开始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疫病,直到伊南回去翻阅笔记,发现这些症状能与传染病对应上。”
在培训班时她们就知道,课堂上所说的传染病就是她们的瘟疫。
“当时我们还不能确定这是不是瘟疫,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隔离出了这个村子。”说到这里,夏医女苦笑了一声,“村中收治轻症六十三人,重症七个,后面轻症又有十二人转到重症,现在共有轻症五十一人,重症四人。”
“十二人转为重症家产起来不是应该有十九个吗?怎么……”王离说到一半突然停住,那少掉的人到哪里去了不言而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