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瑶的变化则更为外显。她不再是那个只会对着镜头摆造型、被油烟呛得咳嗽的娇气大小姐。在一次次手忙脚乱、失败又重来的过程中,她开始真正理解烹饪的乐趣与不易。她学会了更专注地处理食材,虽然刀工依旧笨拙,但至少不会再切到手;她学会了观察火候,虽然偶尔还是会炒糊,但不会再惊慌失措地尖叫;更重要的是,她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林野配合——在她需要时递上工具,在她专注时保持安静,在她成功后送上最真诚、最热烈的欢呼。她身上那股不服输的韧劲和天然的亲和力,让她在节目中圈粉无数。“作精”的标签逐渐淡化,“努力”、“可爱”、“姐妹情深”成了她的新代名词。她和林野,一个像沉静的深海,一个像奔涌的溪流,奇异地交融,产生了令人着迷的化学反应。

  第四期“异域风情”的主题,她们选择了东南亚风味的咖喱虾。林野站在灶台前,神情专注地处理着各种香料——香茅、南姜、柠檬叶、咖喱粉……她的动作精准而流畅,每一种香料的分量、加入的时机都恰到好处。小铜锅里,椰浆与香料在高温下交融翻滚,散发出浓郁而复杂的异域香气,弥漫在整个录制现场,引得其他嘉宾都忍不住侧目。

  “哇!好香啊!”齐瑞吸着鼻子凑过来,“林野姐,你这咖喱酱也太绝了吧!光闻着就想吃!”

  林野没抬头,只是专注地搅拌着酱汁,确保每一处都受热均匀。

  苏瑶则在一旁处理着新鲜的大虾,她小心翼翼地剪去虾须、挑去虾线,动作虽然比不上林野的利落,但已经比第一期时熟练沉稳了许多。“林野,虾处理好了!”她将一盘晶莹剔透的虾肉递过去。

  林野接过,微微颔首,将虾肉倒入沸腾的咖喱酱汁中。鲜红的虾肉在浓郁的金黄色酱汁中翻滚,迅速卷曲变色,散发出诱人的鲜香。最后撒上翠绿的香菜末,一道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的咖喱虾便完成了。

  评委品尝后赞不绝口:“香料层次感非常丰富,椰浆的醇厚完美中和了咖喱的辛辣,虾肉鲜嫩弹牙,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非常地道!”

  录制间隙,嘉宾们的互动也越发熟稔自然。齐瑞俨然成了苏瑶的“小跟班”,总爱凑过来分享他新发现的美食或搞笑段子,逗得苏瑶哈哈大笑。宋薇虽然依旧保持着优雅矜持的女王范,但也会在苏瑶请教护肤心得时,难得地分享几个小技巧。老饕和李大力这两位“老饕”则经常凑在一起,对各种食材和烹饪手法进行深入的专业探讨。陆深则一如既往地温和得体,与每个人都能友好交流,他对林野的欣赏也毫不掩饰,经常在品尝完她的作品后,给予真诚而专业的评价。

  这天录制结束后,陆深找到了林野。他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林野小姐,方便聊几句吗?关于上次提到的纪录片项目,我这边有了更详细的策划案,想听听你的意见。”

  林野看着他,点了点头。为了避免打扰和被过多关注,两人选择了酒店附近一家环境清幽、私密性较好的茶室包厢。

  包厢里茶香袅袅。陆深打开平板,展示着精心制作的ppt:“这个项目的核心,是想寻找那些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依然坚守着传统手艺的匠人,记录他们的技艺、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如何将传统融入现代生活,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他指着其中一页,“糖画,作为一项极具观赏性和文化底蕴的传统手艺,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切入点。林野小姐你在节目中的表现,让我看到了这门手艺在当代的魅力和可能性。”

  陆深侃侃而谈,从纪录片的立意、叙事结构、拍摄手法到可能的传播渠道,都做了清晰的阐述。他显然对这个项目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专业的思考。

  林野安静地听着,偶尔在关键处提出一两个问题或建议,比如如何更真实地展现手艺背后的枯燥与坚持,如何避免将传统过度浪漫化等。她的意见简洁却直指核心,让陆深频频点头。

  “林野小姐的见解非常独到,”陆深由衷赞叹,“这份策划案能邀请到你这样既有深厚功底又有独特视角的顾问,是项目的荣幸。”他伸出手,“希望我们能合作愉快。”

  林野与他握了握手,语气平静:“合作愉快。”整个过程高效、专业,没有任何多余的寒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