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瑶那句关于煤球的“许可”说出口后,心里那点微妙的别扭感很快被一种奇异的安定感取代。仿佛推开了一扇门,门后并非洪水猛兽,而是……一片更舒适的空间。

  接下来的日子,苏瑶发现自己越来越自然地待在林野附近。

  厨房的“常客”: 她出现在厨房的频率变高了。有时是倒水,有时是找零食,有时……就只是站在那里看林野做饭。看那双修长的手如何利落地处理食材,看热气如何氤氲她沉静的侧脸。她偶尔会不自知地问:“今天做什么?”或者“这汤里放了什么?闻着挺香。” 语气少了挑剔,多了点纯粹的好奇。

  共享的静谧时光: 午后,她有时会抱着平板或剧本,坐到窗边离林野不远不近的另一张椅子上。两人各做各的,煤球有时在林野脚边,有时会溜达到苏瑶这边蹭蹭。空气中流淌着书页翻动、笔尖沙沙、以及煤球呼噜声的宁静合奏。苏瑶发现,在这种无声的陪伴中,她看剧本的效率竟然提高了。

  别扭下的关心: 看到林野整理中医笔记到很晚,书房灯还亮着。苏瑶会故意端着一盘切得乱七八糟的水果(声称是“练刀工失败品”)走进去,往桌上一放,语气硬邦邦:“喂!这么晚还不睡?灯费电!” 不等回应就快速转身离开。林野看着那盘充满“创意”的水果,再看看门口消失的背影,眼底会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这姑娘表达关心的方式,真是……独树一帜。

  煤球的“粘合剂”: 煤球彻底成了自由穿梭的信使。清晨用它湿漉漉的鼻子蹭醒苏瑶,夜晚则可能出现在任意一个女孩的房间地毯上。当苏瑶情绪低落时,煤球毛茸茸的温暖和呼噜声是绝佳的安慰剂。而当苏瑶因为煤球无意间“告密”比如林野烫到手而急吼吼拿着药箱冲过来,嘴里骂着“笨死了”,手上却动作轻柔地涂药时,林野感受到的是一种被笨拙保护着的暖意。

  与此同时,林野的编剧工作仍在继续。《灶上烟火》接近尾声,编辑的催稿信息不断闪烁。

  夜深人静,煤球在窝里酣睡。林野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下,笔尖悬在纸页上。她需要一个温暖而有希望的结局。

  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离了虚构的故事线:

  飘回苏瑶笨拙切鸡丝时专注的侧脸和她看到煤球吃得香时露出的、毫无保留的灿烂笑容。

  飘回她别扭地递来水果盘时强装镇定却掩不住一丝关心的眼神。

  飘回她允许煤球自由出入房间时,那微红的耳根和故作轻松的语气。

  飘回那只总是充满活力、像个小太阳般的女孩,和她身边那只带来无数意外温暖的黑色毛团。

  一种柔软的情绪悄然弥漫。笔尖终于落下:

  ...小面馆的灯在夜色里执着地亮着。阿晚洗净最后一个碗,擦干手,望着窗外流光溢彩的城市。这方小小的天地,是她安身立命的堡垒,也承载了她所有的坚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