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2 / 3)
他看着那最后一点灰尘落下,随后转身猛地拉开了那扇紧闭的厚重窗帘。
“哗——”
浑浊但真实的天光瞬间涌入书房,照亮了每一寸角落,也照亮了帕瓦顿·米勒身上那件华丽沉重的圣袍。他俯瞰着下方如蚂蚁般蠕动的人群,还有更远处庞大古老、却孕育着崭新疯狂的王城阿玛卡蒂奥。
……他的时代,帕瓦顿·米勒的时代,即将以一种堪称屈辱而险恶的方式,开始了。
第402章 帮助
很快,许多人发现,和那副温文尔雅的外表不同,新任教皇帕瓦顿·米勒简直就是个疯子。
他在这种外有强敌、内部倾轧的紧要关头,非但没有试图稳定局面,安抚教内,反倒以一种堪称惊人的魄力宣布要进行教内改革,大刀阔斧地砍掉了许多被视为传统的高昂花销,缩减乃至取消了一系列奢华繁琐的宗教庆典。
他甚至以教皇的身份公开宣布,若想宣扬光明与荣耀之神泽菲尔的荣光,并不在于神像的姿态是否高大,圣殿的装潢是否华美,而在于人心的尊崇与敬畏,在于对光明教义的虔诚践行,并且主动鼓励诸多教士脱下华丽的教袍,拿起武器,走向俗世,和贫苦的“兄弟姐妹”们一同对抗费尔洛斯人。
这套说辞对底层教士和信众来说极具有煽动力,仿佛辉光教廷真的打算和过去的腐朽划清界限,而且完美契合了帕瓦顿·米勒的“平民主教”——或者现在该说是“平民教皇”——的形象。
但王室和贵族们却被这种堪称“背叛”的拉拢行为激怒了,他们大肆攻击这位年轻的教皇是黎民党的奸细,和幽灵有染,是妄图夺取军权、颠覆银鸢尾帝国的叛徒。
奈何对方实在是太擅长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了。他毫不客气地站在鸢心宫内,质问众多围攻他的大臣,是不是不愿意奢靡浪费,不愿意压榨平民,不愿意在外敌面前屈膝投降的,便都是黎民党人——总之在王后阴沉沉的注视下,没人敢接这句话,只能哑口无言着从其他角度进行找补。
政斗愈演愈烈。
众人忽然发现,指责政敌和黎民党有染,成为了最佳的攻击手段。不论是真是假。王后似乎对与黎民党作战时那节节败退的战绩颇为光火,也对并不支持王室改革,时时暗地作祟、以卡穆公爵为首的旧贵族们异常不满,一时之间,居然还真拔出来不少疑似和黎民党有“勾结”的贵族与大臣,甚至闹上了断头台。
贵族们尊贵的血液染透了鸢心广场的石缝,和雨水混合成污浊的暗红溪流。区区不过两个月的时间,王城各色势力便经历了一场无声的地震和血腥的洗牌,一部分新贵族踩着同僚的骨血不断往上爬,向着王后爱斯梅瑞靠拢,另一部分则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身败名裂,甚至无法保下自己和血亲的项上人头。
巴特曼家族便是其中之一,那位卡穆公爵的左膀右臂,提出并执行臭名昭著的“帝国十三税”的马尼·巴特曼侯爵忽然背负十余条罪名锒铛入狱,他的长子,鸢心近卫团的骑士长乔里尼·巴尔曼,则因疑似“背叛王室”被迫停职待审,但还没等到提审便“暴病身亡”。
↑返回顶部↑
“哗——”
浑浊但真实的天光瞬间涌入书房,照亮了每一寸角落,也照亮了帕瓦顿·米勒身上那件华丽沉重的圣袍。他俯瞰着下方如蚂蚁般蠕动的人群,还有更远处庞大古老、却孕育着崭新疯狂的王城阿玛卡蒂奥。
……他的时代,帕瓦顿·米勒的时代,即将以一种堪称屈辱而险恶的方式,开始了。
第402章 帮助
很快,许多人发现,和那副温文尔雅的外表不同,新任教皇帕瓦顿·米勒简直就是个疯子。
他在这种外有强敌、内部倾轧的紧要关头,非但没有试图稳定局面,安抚教内,反倒以一种堪称惊人的魄力宣布要进行教内改革,大刀阔斧地砍掉了许多被视为传统的高昂花销,缩减乃至取消了一系列奢华繁琐的宗教庆典。
他甚至以教皇的身份公开宣布,若想宣扬光明与荣耀之神泽菲尔的荣光,并不在于神像的姿态是否高大,圣殿的装潢是否华美,而在于人心的尊崇与敬畏,在于对光明教义的虔诚践行,并且主动鼓励诸多教士脱下华丽的教袍,拿起武器,走向俗世,和贫苦的“兄弟姐妹”们一同对抗费尔洛斯人。
这套说辞对底层教士和信众来说极具有煽动力,仿佛辉光教廷真的打算和过去的腐朽划清界限,而且完美契合了帕瓦顿·米勒的“平民主教”——或者现在该说是“平民教皇”——的形象。
但王室和贵族们却被这种堪称“背叛”的拉拢行为激怒了,他们大肆攻击这位年轻的教皇是黎民党的奸细,和幽灵有染,是妄图夺取军权、颠覆银鸢尾帝国的叛徒。
奈何对方实在是太擅长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了。他毫不客气地站在鸢心宫内,质问众多围攻他的大臣,是不是不愿意奢靡浪费,不愿意压榨平民,不愿意在外敌面前屈膝投降的,便都是黎民党人——总之在王后阴沉沉的注视下,没人敢接这句话,只能哑口无言着从其他角度进行找补。
政斗愈演愈烈。
众人忽然发现,指责政敌和黎民党有染,成为了最佳的攻击手段。不论是真是假。王后似乎对与黎民党作战时那节节败退的战绩颇为光火,也对并不支持王室改革,时时暗地作祟、以卡穆公爵为首的旧贵族们异常不满,一时之间,居然还真拔出来不少疑似和黎民党有“勾结”的贵族与大臣,甚至闹上了断头台。
贵族们尊贵的血液染透了鸢心广场的石缝,和雨水混合成污浊的暗红溪流。区区不过两个月的时间,王城各色势力便经历了一场无声的地震和血腥的洗牌,一部分新贵族踩着同僚的骨血不断往上爬,向着王后爱斯梅瑞靠拢,另一部分则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身败名裂,甚至无法保下自己和血亲的项上人头。
巴特曼家族便是其中之一,那位卡穆公爵的左膀右臂,提出并执行臭名昭著的“帝国十三税”的马尼·巴特曼侯爵忽然背负十余条罪名锒铛入狱,他的长子,鸢心近卫团的骑士长乔里尼·巴尔曼,则因疑似“背叛王室”被迫停职待审,但还没等到提审便“暴病身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