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4 / 5)
如同宋父宋母一样。
她等待的结局,即将降临。
但在离开这个虚假世界之前,她必须弄清楚一件事——季斯允,到底是谁?
他对她好像很熟悉,又对她不认识他充满怨怼,可在她的记忆里,确实没有“季斯允”这号人物出现过。既然这里与她的现实存在太多重合和诡异的映射,那么他是不是也对应着现实中的某人?
这个世界里一定藏着关于他真实身份的线索,于是在发现自己生命进入倒计时这一刻,宋攸宁平静地拭去血渍,将一切都遮掩好,没让任何人发现她身体的异常。
然后耐心等待时机,完成这场逃离。
到达这个贫穷的小山村后,宋攸宁凭借自己出色的外表和能说会道的嘴,编造了一个来找远房亲戚结果地址丢失的可怜故事,成功博取了一位独居大娘的同情,暂时借住下来。
稍作安顿,她便开始不动声色地打听季斯允。
村里的人大多知道这个名字,提起他,都会露出一种标准化的笑容,异口同声地夸赞:“斯允那孩子啊,可是我们村飞出的金凤凰!聪明、出息、心肠好,惦记着乡亲们呢!”
调查越深入,越有种毛骨悚然的诡异感。
他们的夸赞有时候显得过于浮夸和模式化,就像在背诵某种设定好的台词。当她问得更深入一些,比如季斯允小时候具体什么样、调皮捣蛋过吗、和村里哪个孩子玩得好时,他们的回答就开始变得含糊其辞、前言不搭后语。
有一次,一个大爷正夸着季斯允多么孝顺懂事,旁边他的老伴儿却下意识嘟囔了一句:“哼,那小崽子以前偷我家地瓜被我追着打……”
话音刚落,她自己先愣住了,呆滞很久又突然像是忘记自己说过什么,开始拉着宋攸宁的手重复说着她一分钟前才对宋攸宁说过的话:“斯允那孩子命苦,刚出生父母就都不在了,都是我们这些左邻右舍拉扯大……”
还有一次,一个中年妇女热情地拉着女主说季斯允多么知恩图报,给村里修了路,但眼神闪烁间,宋攸宁却捕捉到了一丝极快的,几乎是本能的嫉妒和不屑。
这种强烈的割裂感和矛盾感无处不在。仿佛这些村民原本应该是一群可能瞧不起甚至欺负过穷小子季斯允的人,却被强行套上了一层“淳朴善良、喜爱季斯允”的外壳。这层外壳并不牢固,在某些不经意的瞬间,总会流露出底下那层截然相反的底色。
↑返回顶部↑
她等待的结局,即将降临。
但在离开这个虚假世界之前,她必须弄清楚一件事——季斯允,到底是谁?
他对她好像很熟悉,又对她不认识他充满怨怼,可在她的记忆里,确实没有“季斯允”这号人物出现过。既然这里与她的现实存在太多重合和诡异的映射,那么他是不是也对应着现实中的某人?
这个世界里一定藏着关于他真实身份的线索,于是在发现自己生命进入倒计时这一刻,宋攸宁平静地拭去血渍,将一切都遮掩好,没让任何人发现她身体的异常。
然后耐心等待时机,完成这场逃离。
到达这个贫穷的小山村后,宋攸宁凭借自己出色的外表和能说会道的嘴,编造了一个来找远房亲戚结果地址丢失的可怜故事,成功博取了一位独居大娘的同情,暂时借住下来。
稍作安顿,她便开始不动声色地打听季斯允。
村里的人大多知道这个名字,提起他,都会露出一种标准化的笑容,异口同声地夸赞:“斯允那孩子啊,可是我们村飞出的金凤凰!聪明、出息、心肠好,惦记着乡亲们呢!”
调查越深入,越有种毛骨悚然的诡异感。
他们的夸赞有时候显得过于浮夸和模式化,就像在背诵某种设定好的台词。当她问得更深入一些,比如季斯允小时候具体什么样、调皮捣蛋过吗、和村里哪个孩子玩得好时,他们的回答就开始变得含糊其辞、前言不搭后语。
有一次,一个大爷正夸着季斯允多么孝顺懂事,旁边他的老伴儿却下意识嘟囔了一句:“哼,那小崽子以前偷我家地瓜被我追着打……”
话音刚落,她自己先愣住了,呆滞很久又突然像是忘记自己说过什么,开始拉着宋攸宁的手重复说着她一分钟前才对宋攸宁说过的话:“斯允那孩子命苦,刚出生父母就都不在了,都是我们这些左邻右舍拉扯大……”
还有一次,一个中年妇女热情地拉着女主说季斯允多么知恩图报,给村里修了路,但眼神闪烁间,宋攸宁却捕捉到了一丝极快的,几乎是本能的嫉妒和不屑。
这种强烈的割裂感和矛盾感无处不在。仿佛这些村民原本应该是一群可能瞧不起甚至欺负过穷小子季斯允的人,却被强行套上了一层“淳朴善良、喜爱季斯允”的外壳。这层外壳并不牢固,在某些不经意的瞬间,总会流露出底下那层截然相反的底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