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时她刚嫁进曲家半年,身上总带着股皂角的淡香,说话时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谁。曲桴生不喜欢她,不喜欢饭桌上她给父亲夹菜时父亲眼里的柔和,不喜欢她把自己穿旧的毛衣拆了重织,更不喜欢班主任在办公室喊她“曲桴生的后妈”时,那语气里的探究。

  走到楼下,就看见她站在银杏树下。穿了件暗红色的羽绒服,袖口磨得发亮,比几年前丰润了些,头发用一根黑皮筋扎在脑后,额前几缕碎发被风吹得乱翘,像刚抽芽的柳枝。脚边立着两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印着“大米”的字样,大概是从老家带来的旧袋子。看见曲桴生,她往后缩了缩手,指节因为拎东西泛着白,声音压得更低了:“我跟你爸说想来看看你,他非让我带点东西……不沉,都是家里的吃食。”

  曲桴生没说话,弯腰拎起其中一个蛇皮袋。袋口的绳子勒得掌心发疼,里面硬邦邦的,瓶罐相撞发出细碎的声响。“上去吧。”她开口,声音比自己预想中要平静,甚至听不出太多情绪。

  宿舍门被推开时,宁晚枫正对着电脑改设计图,屏幕的蓝光映在她脸上,看见她们进来,立刻笑着起身:“阿姨来了?快坐。”她自然地接过曲桴生手里的蛇皮袋,往墙角挪了挪,又转身去倒热水,搪瓷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曲桴生看着宁晚枫的背影,想起那年她来送棉衣,也是宁晚枫笑着接过,说“阿姨您别客气,曲桴生刚还念叨您呢”,而曲桴生当时正趴在桌上做题,假装没听见。

  她站在门口,手还攥着另一个蛇皮袋的绳子,目光在宿舍里扫了一圈。书桌上堆着半人高的习题册,窗台上的绿萝垂到暖气片上,宁晚枫的画板靠在墙角,上面还别着几张速写。最后,她的视线落在曲桴生摊开的习题册上,嘴唇动了动:“还在看书啊?别太累了,你小时候就爱熬夜。”

  曲桴生低头去解蛇皮袋上的结,绳子缠了好几圈,大概是她自己捆的。解开的瞬间,一股熟悉的咸香漫了出来——真空包装的腊鱼泛着油光,玻璃瓶装的剁椒里浮着鲜红的辣椒,用棉纸裹着的炒花生露出点焦黄的边角,最底下压着个保温桶,蓝白相间的图案,是老家超市里最常见的那种。

  “这是糯米藕。”她指着保温桶,声音放得很温柔,“你小时候爱吃,你妈以前总给你做。我早上五点起来蒸的,还热乎,你尝尝?”

  曲桴生的指尖在腊鱼包装袋上顿了顿。亲妈在世时,每到深秋就会买了莲藕回来,泡了糯米往里塞,蒸得糯糯的,淋上桂花蜜。那年深秋,食堂窗口偶然卖起糯米藕,曲桴生站着看了很久,直到宁晚枫买了一块塞给她,说“尝尝嘛,不好吃我替你吃”。后来没过多久,她就托同城里打工的人捎来一罐,用玻璃瓶装着,曲桴生放在桌洞里,直到某天宁晚枫提醒“好像有点馊了”,才发现里面的藕已经发黑。

  “谢谢阿姨。”宁晚枫已经打开了保温桶,用勺子盛了两块递过来,白瓷碗里的糯米藕泛着莹润的光,“桴生,快尝尝,看着就好吃。”

  曲桴生接过碗,桂花的甜香漫进鼻腔,和记忆里的味道有七八分像。她拿起勺子,挖了一小块放进嘴里,糯米软得像棉花,藕的清甜混着蜜香,从舌尖暖到胃里。

  她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双手放在膝盖上,看着曲桴生慢慢吃。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的羽绒服上,泛起一层柔和的光,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那是件旧衣服,袖口缝了圈新布,看得出来是后来补的。“你爸说,清华的食堂肯定不如家里顺口。”她忽然开口,“这剁椒是我自己腌的,坛子里封了半年,你总说外面卖的太酸。”

  曲桴生抬眼看她。那年冬天,家里亲戚来吃饭,她做了剁椒鱼头,曲桴生夹了一筷子就放下了,说“太酸了”。当时她就坐在对面,默默扒着饭,没说话,第二天却看见她蹲在院子里,往坛子里加了些白糖。原来她听见了。

  “阿姨您也吃。”宁晚枫给她盛了碗,又夹了块腊鱼放进她碗里,“一路过来肯定饿了,您别光看着我们吃。”

  她笑着接过去,却没怎么动筷子,总往曲桴生碗里夹藕片:“你多吃点,学习费脑子。听你爸说,你们搞理科的,天天跟数字打交道,累得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