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潜兮和soso第一次下洞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项目的难度非常之大,不仅仅是洞内水质浑浊、几乎没有光线,最关键的是,当他们潜到五米左右的时候,就发现有大量的砖石瓦砾和建筑垃圾。

  他们猜测是几十年间附近的村民把没用的垃圾丢到了井里,经过地下水的冲刷,逐渐将这一段堵塞起来。两人当时靠人力清理了几天,工作量实在太大,加上这个井道的结构不太稳定,为了安全起见,最终没有继续下去,决定调整方案。

  当地政治部组织专家组进行讨论,最终制定了清理垃圾+液氮固化两步走,并约了林潜兮等洞穴情况稳定后再来看看。

  到了现场后,一行人被迎进了一座办公小楼。

  曹老师已经组织了专家组在会议室等他们,林潜兮见到这种场面有点怵,不善言辞的属性再次发挥,还好soso年长几岁,顺势和曹老师握了握手,互相寒暄了几句。

  曹老师介绍了一下现场情况。

  “垃圾已经清理完毕,五米到十米这一段已经‘畅通无阻’,我们用声呐大致测了一下,初步确认整个洞道深度约八十米,倾斜角大概四十多度,最窄的地方直径约两米。”

  他补充道:“我们加固了这一段的地质结构,再往下施工难度较大,这个让邹工来讲一下。”

  坐在他边上一个年纪稍长的工作人员就是邹工,负责这个洞穴的施工工作,他从他的专业角度简单讲解了一下洞穴情况,林潜兮等人听得十分认真,对这个项目的难度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邹工性格很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和领导提了,我觉得下面很危险,搞不好就要塌方,不建议下去。”

  他烟瘾犯了,但很有素质,夹着根烟没点燃,虚点施工图纸:“要下也别超过四十五米,就这个位置,结构相当不稳定。”

  邹工说得过于直白,曹老师想拉没拉住,坐在主位上的几个领导面色有些不好。

  其中一个领导戴着眼镜,看上去慈眉善目的,眉宇间都是愁容。

  他姓常,是这里的书记:“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千万不能为了打捞烈士发生危险,这是第一要务。”

  常书记顿了顿,又提到:“我们要听专业人士的意见,邹工说四十五米以下有危险,那这一次就绝对不能超过这个深度。但四十五米以上怎么操作,专家组要肩负起责任来,给出具体方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