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第206节(4 / 7)
由于顾至的这番话过于理直气壮,曹操哽了许久,方才开口:
“明远可尽兴出游,孤不阻拦。只是文若身在尚书台,居中持重,乃孤之肱骨。你要是带走文若,还带走个一年半载,这让尚书台如何运转?”
顾至淡声道:“主公帐下的能臣,如过江之鲫,独缺文若一人乎?”
纵然荀彧如此重要,在原著与史籍中,曹操都不曾念旧怜才,反而将他逼上绝路。
既然如此,他为何不能带走荀彧?
曹操见顾至不似玩笑之意,探身问道:“此事明远已问过文若?”
“自然。”不管心中是怎样的想法,顾至都未露出异色,“这些年,文若为公事操劳,鲜有休憩之时。此番央托,乃不请之情,但求主公成全。”
曹操沉吟不语。
顾至耐心坐在原处,等着曹操的答案。
他知道曹操不会拒绝。
近日世家有抱聚之势,曹操一直在试图遏制、平衡世家之势。
荀家多出上驷之才,荀彧、荀攸、荀悦、荀衍,皆在朝中担任要职,四人又是三代之亲,已足够曹操生出警觉之意。
即便他们邀请曹操目证昏礼,主动递上短处,也难以趋避所有的麻烦。
今日的提请,既是休憩,也是避祸。
果然,没过多久,曹操就软了口风。
↑返回顶部↑
“明远可尽兴出游,孤不阻拦。只是文若身在尚书台,居中持重,乃孤之肱骨。你要是带走文若,还带走个一年半载,这让尚书台如何运转?”
顾至淡声道:“主公帐下的能臣,如过江之鲫,独缺文若一人乎?”
纵然荀彧如此重要,在原著与史籍中,曹操都不曾念旧怜才,反而将他逼上绝路。
既然如此,他为何不能带走荀彧?
曹操见顾至不似玩笑之意,探身问道:“此事明远已问过文若?”
“自然。”不管心中是怎样的想法,顾至都未露出异色,“这些年,文若为公事操劳,鲜有休憩之时。此番央托,乃不请之情,但求主公成全。”
曹操沉吟不语。
顾至耐心坐在原处,等着曹操的答案。
他知道曹操不会拒绝。
近日世家有抱聚之势,曹操一直在试图遏制、平衡世家之势。
荀家多出上驷之才,荀彧、荀攸、荀悦、荀衍,皆在朝中担任要职,四人又是三代之亲,已足够曹操生出警觉之意。
即便他们邀请曹操目证昏礼,主动递上短处,也难以趋避所有的麻烦。
今日的提请,既是休憩,也是避祸。
果然,没过多久,曹操就软了口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