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第162节(2 / 7)
一个小小的问号,出现在他的心中。
他看起来像是那么会出损招的人吗?
第126章 解救陈宫
顾至转头看了眼郭嘉。
兼具奇策与损人本领的谋士就在旁边, 老曹莫不是问错了人?
若换成初入曹营的那会儿,顾至多半不会吭声,或者只是随意说个两三句话, 坚定执行“不找事,事不找我”的原则。
可现在,顾至已有了想要达成的目的。用曹操的话来说,他“有所求”,他有必须做到的事, 必须实现的愿望,无法置身事外。
因此,他没有推脱, 更没有提及“为何不问郭嘉”“可写信寄回豫州, 询问贾诩”之类的话。
只是短暂地思虑了一番, 不答反问。
“主公所说的‘回敬’, 是名义之争,还是行军之策?”
“若是名义之争,该当如何?若是行军之策, 又该如何?”
顾至从荀彧手中取过缣帛,指着信上写了“挟持天子”的那一段。
“袁绍妄图借着救驾的名义出兵, 为主公泼上挟持天子的罪名。主公何不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
“愿闻其详。”
“早些年, 天子失去行踪,袁绍曾杀过‘天子’。”
↑返回顶部↑
他看起来像是那么会出损招的人吗?
第126章 解救陈宫
顾至转头看了眼郭嘉。
兼具奇策与损人本领的谋士就在旁边, 老曹莫不是问错了人?
若换成初入曹营的那会儿,顾至多半不会吭声,或者只是随意说个两三句话, 坚定执行“不找事,事不找我”的原则。
可现在,顾至已有了想要达成的目的。用曹操的话来说,他“有所求”,他有必须做到的事, 必须实现的愿望,无法置身事外。
因此,他没有推脱, 更没有提及“为何不问郭嘉”“可写信寄回豫州, 询问贾诩”之类的话。
只是短暂地思虑了一番, 不答反问。
“主公所说的‘回敬’, 是名义之争,还是行军之策?”
“若是名义之争,该当如何?若是行军之策, 又该如何?”
顾至从荀彧手中取过缣帛,指着信上写了“挟持天子”的那一段。
“袁绍妄图借着救驾的名义出兵, 为主公泼上挟持天子的罪名。主公何不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
“愿闻其详。”
“早些年, 天子失去行踪,袁绍曾杀过‘天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