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第141节(2 / 7)
“李傕见了人相食的惨景,必然忧虑饥荒之事,纵然南阳江河纵横,乃中州谷仓,他也定会学得董卓的做派,到南阳各地‘征粮’,运到宛、博望二城,打造另一个郿坞。”
短短几句话,就让曹操的眼中逐渐兴起亮光。
“李傕大军运输粮草之时,正是我们破城的好时机。”
贾诩顺势赞道:“主公英明。”
“这哪是我英明,是文和明目达聪。”
身为一个极其清醒的主公,曹操从不会因为旁人的奉承之言而沾沾自喜,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知。
只是知道归知道,被贾诩这样不露山不露水的聪明人夸赞,到底是一件让人心情愉悦的事,愉悦得好似夏日里喝了一碗镇入井底的凉水,通身的舒畅。
因为心情甚好,曹操一时之间也忘了对顾至的放养,出于一碗水端平的想法,他也询问了顾至的见解。
“明远可有话想说?”
身旁有贾诩这个不相熟的新同僚在,顾至到底给曹操留了身为主公的体面,没有已读乱回:
“南阳各城易守难攻,不宜轻动。主公可突袭宛城、博阳两地附近的西鄂县,围点打援,在消耗敌军的同时,先行拿下这座兵少将寡的城池。”
曹操道:“何为‘围点打援’?”
经这么一提,顾至这才想起“围点打援”这个概念是后世提出的,不慌不忙地解释:
“建武五年,耿伯昭奉世祖之命,攻打巨里。他佯装攻城,实则在途中设了埋伏,将费邑带来的援军全部诛杀,最终赢下攻城之战。”
这正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名将耿弇的经典事迹。
↑返回顶部↑
短短几句话,就让曹操的眼中逐渐兴起亮光。
“李傕大军运输粮草之时,正是我们破城的好时机。”
贾诩顺势赞道:“主公英明。”
“这哪是我英明,是文和明目达聪。”
身为一个极其清醒的主公,曹操从不会因为旁人的奉承之言而沾沾自喜,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知。
只是知道归知道,被贾诩这样不露山不露水的聪明人夸赞,到底是一件让人心情愉悦的事,愉悦得好似夏日里喝了一碗镇入井底的凉水,通身的舒畅。
因为心情甚好,曹操一时之间也忘了对顾至的放养,出于一碗水端平的想法,他也询问了顾至的见解。
“明远可有话想说?”
身旁有贾诩这个不相熟的新同僚在,顾至到底给曹操留了身为主公的体面,没有已读乱回:
“南阳各城易守难攻,不宜轻动。主公可突袭宛城、博阳两地附近的西鄂县,围点打援,在消耗敌军的同时,先行拿下这座兵少将寡的城池。”
曹操道:“何为‘围点打援’?”
经这么一提,顾至这才想起“围点打援”这个概念是后世提出的,不慌不忙地解释:
“建武五年,耿伯昭奉世祖之命,攻打巨里。他佯装攻城,实则在途中设了埋伏,将费邑带来的援军全部诛杀,最终赢下攻城之战。”
这正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名将耿弇的经典事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