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敬漪澜看着她的眉间:“他想跟你说的事情,你想听么?”

  果然,明绰微微垂了眼,不说话了。敬漪澜没给她画花瓣,反而几笔画出了流云飞燕,轻盈又新颖,引得身边婢女都啧啧地叹。明绰自己看不见,赶紧照镜子,一看确实是好,跟她今日梳的盘云髻甚是得宜,便笑起来,在镜子前左看右看。

  敬漪澜把笔放下,又把刚才的话捡起来:“那你就打算这么晾着他?”

  明绰还在端详额上的纹样,没说话。

  那天晚上,袁綦在袁府看着桓湛来把阿嫂接走就回来了。他把白日里陛下说的话告诉了明绰,还是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他当然还是想求情,无论他觉得父亲有多么不对,他都不希望陛下真的处置父亲。

  当时明绰尚且没想通萧盈为什么要这样威胁袁綦,这几乎就是在给袁增提醒,不像是当真要杀他。直到加封镇国长公主的旨意下来,她才明白了皇兄的意图。

  她并没有答应袁綦什么。

  不久之后,长公主先提了谢运,命他任司马,形同大将军副手。谢运在趃榆大捷中当居头功,但当时陛下厚赏了袁綦、桓湛,却对谢运态度一般。陛下没有因为谢后一事牵连到谢运,但也不再另行封赏了。

  但如今长公主有特许的摄政监国之权,她要提谢运,陛下竟然破天荒地没说什么。袁增不满,但无济于事,连他的亲儿子都在朝上说,谢运居功至伟,大才堪用。

  袁增把袁綦叫回去痛骂了一顿,提醒他别忘了他和长公主的孩子是死在谁手里的。他不提还好,提起来袁綦便也要问了,是谁先气得明绰动了胎气?又是谁煽动朝野,逼得长公主去谢后宫里听训女德?

  父子两个不欢而散。袁綦回来,明绰就没再听见他为父亲求情的话了。

  随后,长公主又新设了一个虚衔给谢维,称公主令史。长公主的说法是,谢维当年有过,已罚了,后来有功,却并未赏。陛下仁爱英明,赏罚皆要分明,此举是为了洗清谢维的名誉,废后之过,与谢维无涉。

  很多人就摸不着头脑了。说谢氏东山再起吧,谢维这个职位就是个虚设,没有具体的职务,也不知道分属哪一台、哪一部。可要说他无权,他又直接听命于长公主,传达长公主的意志。

  没有具体的职务,却有如此硬的靠山,那就是什么事儿都能插一嘴的意思。

  大将军现在仍是大将军,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袁增被谢维父子夹攻了——长公主将谢维的平城会谈之功大书特书,所有人就得想了,那是谁,隐瞒了谢维这么大的功劳呢?答案不言而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