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2 / 7)
戏志才的语气仍无异常,似乎也并未察觉到顾至的谨慎与试探,
“此次出征,本有机会灭杀袁绍的主力军,却因为遇上张飞燕的黑山军,错失良机,损失惨重。经此一役,曹操定会再次联络吕布,乃至远在辽东的公孙度,共同给袁绍施压。”
顾至注意到戏志才对曹操称呼的改变,暂时无暇顾及,询问了另一个他更在意的话题:
“张燕为何会投效袁绍?”
“张飞燕并非投效袁绍,”
戏志才的话语不带任何私人感情,仿佛他所评价的这人与他没有任何关联,
“他只是做了他所认定的,最‘合适’的事。”
早些年,皇帝刘协还在长安的时候,张燕就已名义上归顺朝廷,被封为平难中郎将。
他的所作所为,皆是为了黑山军的生存。若非必要,他不会归降任何一方。
戏志才虽然没有过于细致地分析其中的缘由,但顾至凭着对原著与历史的了解,以及戏志才刚才的那句话,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张燕认为,若他不干预,袁绍必定会败北?”
如果袁绍败了,那么曹操就会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霸主,再无人能够制衡。
到那时,在太行山附近活动的黑山军将会成为清剿的对象。张燕只剩下投效曹操这一条路能走。
为了不陷入被动的局面当中,也为了维持当前局势的相对平衡,张燕不得不出手,设计帮助袁绍重创曹军。
至于原著中,张燕为什么一直坐山观虎斗,不曾偏帮任何一方,直到曹操控制冀州才投效,大概是因为原著的时机、战局都与此时不同。
↑返回顶部↑
“此次出征,本有机会灭杀袁绍的主力军,却因为遇上张飞燕的黑山军,错失良机,损失惨重。经此一役,曹操定会再次联络吕布,乃至远在辽东的公孙度,共同给袁绍施压。”
顾至注意到戏志才对曹操称呼的改变,暂时无暇顾及,询问了另一个他更在意的话题:
“张燕为何会投效袁绍?”
“张飞燕并非投效袁绍,”
戏志才的话语不带任何私人感情,仿佛他所评价的这人与他没有任何关联,
“他只是做了他所认定的,最‘合适’的事。”
早些年,皇帝刘协还在长安的时候,张燕就已名义上归顺朝廷,被封为平难中郎将。
他的所作所为,皆是为了黑山军的生存。若非必要,他不会归降任何一方。
戏志才虽然没有过于细致地分析其中的缘由,但顾至凭着对原著与历史的了解,以及戏志才刚才的那句话,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张燕认为,若他不干预,袁绍必定会败北?”
如果袁绍败了,那么曹操就会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霸主,再无人能够制衡。
到那时,在太行山附近活动的黑山军将会成为清剿的对象。张燕只剩下投效曹操这一条路能走。
为了不陷入被动的局面当中,也为了维持当前局势的相对平衡,张燕不得不出手,设计帮助袁绍重创曹军。
至于原著中,张燕为什么一直坐山观虎斗,不曾偏帮任何一方,直到曹操控制冀州才投效,大概是因为原著的时机、战局都与此时不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