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3 / 6)
在过去八年的时间里,顾至从未替他举荐过人才,也从来没有提过这三个人。
倘若这三人确实有领军的才能,能在眼下这种危机的情况下独当一面,为什么不早点提?
对于曹操的这个疑问,顾至回复得更加坦然,甚至可以称得上安详:
“主公从未问过,我又何必多此一举?”
“……”熟悉的风格,让曹操恍惚地想起八年前,初见之时,让他几次失语的回复。
在曹操恍惚的时候,一直保持沉默的戏志才不疾不徐地开口:
“此三人并无功绩,过去几年也并无显眼的表现。”
这句话看上去像是对顾至口中的“将才”表示质疑,却恰到好处地指明了一个重点——
如果不是特殊情况,要让这三个人领兵,很难服众,即使顾至向曹操举荐,曹操也很难重用这三个人,何必多此一举。
坐在榻边的郭嘉同样开口帮腔:
“我可不知明远什么时候有了辨识将才的眼光,莫非是因为急主公之所急,方才姑且一试?那三人我从未听说过,是好是歹,总要看了、仔细考校一番,方能知晓。”
郭嘉的这番话,表面上也是在质疑,但他极其巧妙地给顾至递了一个台阶,还顺势抑制了曹操的期待。
万一顾至举荐的这三个人并不能达到曹操的要求,无法统率军队,那也不是顾至的错。
顾至只是为了帮曹操分忧,情急之下,不得不举荐“可能”得用的将才。他本身是一片好意。
至于之前为什么不举荐,那当然是因为顾至本身就不是做这个活的。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一个念头,向曹操举荐三个不确定是否有用的将才。
↑返回顶部↑
倘若这三人确实有领军的才能,能在眼下这种危机的情况下独当一面,为什么不早点提?
对于曹操的这个疑问,顾至回复得更加坦然,甚至可以称得上安详:
“主公从未问过,我又何必多此一举?”
“……”熟悉的风格,让曹操恍惚地想起八年前,初见之时,让他几次失语的回复。
在曹操恍惚的时候,一直保持沉默的戏志才不疾不徐地开口:
“此三人并无功绩,过去几年也并无显眼的表现。”
这句话看上去像是对顾至口中的“将才”表示质疑,却恰到好处地指明了一个重点——
如果不是特殊情况,要让这三个人领兵,很难服众,即使顾至向曹操举荐,曹操也很难重用这三个人,何必多此一举。
坐在榻边的郭嘉同样开口帮腔:
“我可不知明远什么时候有了辨识将才的眼光,莫非是因为急主公之所急,方才姑且一试?那三人我从未听说过,是好是歹,总要看了、仔细考校一番,方能知晓。”
郭嘉的这番话,表面上也是在质疑,但他极其巧妙地给顾至递了一个台阶,还顺势抑制了曹操的期待。
万一顾至举荐的这三个人并不能达到曹操的要求,无法统率军队,那也不是顾至的错。
顾至只是为了帮曹操分忧,情急之下,不得不举荐“可能”得用的将才。他本身是一片好意。
至于之前为什么不举荐,那当然是因为顾至本身就不是做这个活的。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一个念头,向曹操举荐三个不确定是否有用的将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