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5 / 8)
“《汉书》记载,‘上郡高奴县, 有洧水,肥可燃[1]’,正是此物。”
石漆, 正是晋代人对石油的称谓。关于石油的记载, 最早大约可追溯到班固的《汉书》。
《汉书》中的洧水是并州上郡的河流, 与宛城的洧水不是同一条。
提起《汉书》, 曹操终于露出恍然之色。
班兰台的作品,他确实读过。对于《汉书》中的《地理志》,曹操印象颇深, 对这“肥可燃”的水上之物更是记忆深刻。
年轻的时候,曹操因为一些缘由, 在上郡待过数月, 特地寻过这“可燃”的洧水, 却始终未能找到。
他便以为这“可燃之水”与《大荒经》一样,大抵是不经之谈,又或者是洧水偶然出现的异象, 难以再见。没想到竟在今夜见到了它的真面目。
“明远从洧水取了这么几大瓮?”
这个问题刚问出口,就被曹操否决。
上郡距离南郡颇远,中间隔了司隶, 顾至这一路又没有携带大件的行囊,这些“可燃之水”绝不是他从上郡或者兖州带来的。
“只是偶然所得。”
这些石油,当然不是他从河上捞的,而是他从偶然开出的油井中打上来的。
说是偶然,其实也不尽然。
现代的河南油田,它的主要勘探区域在南阳盆地的附近,宛城区是主要的开采点。
因此,在曹军占领宛城后,顾至就动了寻找石油的念头。
↑返回顶部↑
石漆, 正是晋代人对石油的称谓。关于石油的记载, 最早大约可追溯到班固的《汉书》。
《汉书》中的洧水是并州上郡的河流, 与宛城的洧水不是同一条。
提起《汉书》, 曹操终于露出恍然之色。
班兰台的作品,他确实读过。对于《汉书》中的《地理志》,曹操印象颇深, 对这“肥可燃”的水上之物更是记忆深刻。
年轻的时候,曹操因为一些缘由, 在上郡待过数月, 特地寻过这“可燃”的洧水, 却始终未能找到。
他便以为这“可燃之水”与《大荒经》一样,大抵是不经之谈,又或者是洧水偶然出现的异象, 难以再见。没想到竟在今夜见到了它的真面目。
“明远从洧水取了这么几大瓮?”
这个问题刚问出口,就被曹操否决。
上郡距离南郡颇远,中间隔了司隶, 顾至这一路又没有携带大件的行囊,这些“可燃之水”绝不是他从上郡或者兖州带来的。
“只是偶然所得。”
这些石油,当然不是他从河上捞的,而是他从偶然开出的油井中打上来的。
说是偶然,其实也不尽然。
现代的河南油田,它的主要勘探区域在南阳盆地的附近,宛城区是主要的开采点。
因此,在曹军占领宛城后,顾至就动了寻找石油的念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