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靠着绝佳的眼界和对时局的精准把控,夏家资产在第二代掌权人手上抵达峰值。夏旭贤带着弟弟串联起整个前后端产业链,采购、经销、门市租赁、互联网开发……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零七年开春,夏旭贤带弟弟夏旭德一同去老宅拜年,顺带向父亲夏文山报备新一年的业务规划。

  夏旭贤预感到房价飞升的节点即将到达,希望当年春夏之交集中资金拿下城南一整条小吃街的开发和经营权。

  那条老街人多且杂,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条件差一点搬不进新楼的旧民混居。

  那个年代市场监管还没有那么清晰,很多东西界定模糊,还留有大量类似商住混用的老街市,一楼临街住宅装上一道粗暴的卷闸门就被改造成门面,做起了小本生意,步梯楼上住着拖家带口的贫苦居民,由于楼道狭窄和年久失修,防火系统几乎相当于是摆设,老年住户热衷于在楼道公区储存舍不得丢的旧物和垃圾,再加上外围路面狭窄,商贩占道严重,消防车根本进不去内巷。

  这样商住混用的明火街区必然是存在大量安全隐患的,一旦失火,就像是火星落进了干草棚,必是要把整条街烧成余烬才算停。

  地方上一直将这些难看但养活了许多人的旧城区视作心病,各方施工团队多次提出整改措施,试图扩建街区道路,规范经营。奈何老街区人口密集法不责众,指望一时片刻把事情规制清晰根本不现实。

  “我想集中资源盘下老街做整改,以旧城区为根据地打造新的地产核心。”夏旭贤向父亲汇报,“以南街为样板,花重金打造新城区商业街,带动周边几条老街参与整改。”

  于夏家是开疆拓土的一番业绩,于老百姓也是刨除安全隐患的善举一桩。

  夏老爷子看完预算,眉目深沉。

  这在当时算是政商合作项目,在夏文山看来,公益性质要远大于商业价值,他不是很认可长子的想法。

  “想法是好想法,只是这个资金投入未免有些过大。万一开发过程中遇到阻力拖延了工期,或遇到一些别的什么变数,一时半会儿很难回血,不好这么莽撞。”

  夏旭贤极力打消父亲的顾虑。

  “明年房价一定会迎来一波飞涨,现阶段看起来是激进了一点。但往后延展五年,现在这个点买入等于是抄最低点了。”夏旭贤激动地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您相信我和弟弟,一定不会把事情搞砸的。”

  或许是长子从来稳妥,或许夏文山也同样嗅到了未来的气息,总之事情就这样谈定下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