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加工厂的位置选择海事局那边的仓库区,分店我想选在学院那边。”

  “我预估了成本,除去这个月盈利四千两,大约还需五千两,所以我想走贷款,不知道你们怎么想,是继续跟我合伙,还是止步于海市这一家。”

  这件事风险大,即便是宋文彩也一下拿不出五千两这笔巨款,更不要提花三。

  而且豆源紧缺是摆在明面上的问题,一旦喜茶断供,面包的销售势必受到打击,那么加工厂和分店又何必张罗。

  而且宋文彩对加工厂根本没概念。

  至少目前为止,大朝的餐饮都是现吃现做。

  黎源那个什么加工厂听起来是将面包先生产,再拿出去卖,听着就不新鲜了。

  自然宋文彩也问出来。

  其实这个在后世很常见,一旦连锁店多起来,每家店铺现做都是不现实的,集中生产半成品,店铺再加工会更快捷。

  还存在一个品控问题,这就是黎源为什么要将面包手艺教给花三,甚至更多人,一个面包好不好吃不重要,一千个面包保持同一口感才重要。

  而且面包的工艺并不复杂,明年京城的大街小巷应该就有很多面包出现。

  黎源说不急,给大家一周考虑时间。

  喜茶早上十点营业,下午五点关门。

  院子不关,客人要是不想走还可以继续待着。

  每次歇业时,坐在院子里的番邦人就冲黎源打招呼,让他面包多做点,让他咖啡多做点,每天一百杯的麝香猫根本不够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