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第122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即便如此,徐荷叶他们依然拿不出那么多钱。

  九一年一整年,厂里其实都没挣到什么钱。也不能说没挣到钱,只能说是挣到的钱和支出持平。买下扈城两家商铺花了近两百万,京市六间商铺,月租金有高有低,平均每个月六千块,签三年合同,租金年缴,一年租金就是四十三万。加上装修,置办家具,四十多万。

  厂房租金,员工工资,买原材料……哪哪都需要花钱。

  而夏季衣服的客单价普遍比冬衣低,翻了年,扈城的三家店都没有再现过年底的销售神话,每个月每家店销售额在二三十万是常态,好的情况下卖过五十多万,但也只有那么两次。

  扣除员工工资、房租以及服装成本,利润差不多在十万到十五万,三家店的利润刚好买下那两家店的产权。

  而京市的六家店,年中开业,真正开始赚钱也是在年底过年前那一个月,还没能实现收支平衡。

  1991年初,公司账上有六百多万的现金,到九二年春天,公司账上的现金依然是六百来万,一分没多,甚至还少了一点。

  六百万,工人工资倒是能发得出来。但这样一来,厂里账面上就一分钱都没有了。

  九家商铺,那么大工厂,近两百号员工,手头一分钱都没有,万一出点什么事,他们南方服装厂怕是就得重蹈申一纺织厂的覆辙。

  虽然盘下申一纺织厂的诱惑确实很大,但实力不允许,董杏花也只能无奈地拒绝了汪经理。

  事情转机出现在5月,1992年5月,徐荷叶曾经买的两百股飞乐音响,一百股豫园商城迎来了它们最高光的时刻。

  飞乐音响直接涨到了三千五百五十元,豫园商城股价破万,徐荷叶是卡着股价顶点卖出去的,两百股飞乐音响直接卖了七十万元,一百股豫园商城卖了一百万。

  如果加上这一百七十万元,盘下申一纺织厂后,他们手头还能剩下两百七十来万,这么多钱起码能支撑工厂运转一年。

  有这一年时间的转圜,徐荷叶有信心能熬过缺钱的难关,让工厂经营走上正轨。

  当然,徐荷叶想要盘下申一纺织厂,不仅是看中了工厂那庞大的厂房,还有它精湛的纺织工艺。过去那几十年,申一纺织厂生产出来的面料,在全国都是有名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