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1 / 6)
就连史湘云也知道:“在京的前朝大员,多半被逼献银赎罪。更有甚者,争相将未出阁的女儿送入新贵府邸,做人妾室,甚至媵妇……也不知能否保全一门老小。”
湘云摇头,语带唏嘘:“昔日京华冠盖,如今竟至如此,令人唏嘘。”
黛玉默然听着,纤指在丝绢不自觉地轻扣,心底一股凉意悄然浮起。
她轻声道:“我从前不过想开坊救民,从未想过竟会成了从龙之功。若无我当日济民,闯军或不至如此得势。今日见这般光景,我常想……是不是助纣为虐了?”
湘云握住她的手,认真道:“林姐姐怎可这般想?你济的是百姓,救的是饥馑,从未索人分毫。说逼不得已,也是时势使然。他们若是只为民,便不至于如此收刮杀戮?姐姐,你的心终究与他们不一样。”
卫若兰亦郑声道:“正是。朝廷即便不亡于义军之手,也会败于北境外敌。内忧虽重,外患尤甚。你功在黎庶,朝廷社稷非一女子可以左右的。”
黛玉凝神片刻,方才略略舒气,转而岔开话头,问道:“你们今日可去看过宝玉?”
“我们跟着母亲一同先去的怡红院。”
提及宝玉时,史湘云神色冷淡:“林姐姐,我们三虽同受老太太庇护,自幼相识,可……他既负了旧情,你便莫再记挂那兰因絮果。”
黛玉神色微黯,点了点头,却未多言。
卫若兰忽而想起什么,“对了,上回我送玉兄回来,其实有句话本该早与姑娘说。想来如今说,也并不算晚。”
他正色叮嘱道:“林姑娘,要小心那位柳湘莲。”
黛玉微怔,心中讶然:此人,不是旁人口中的义士么?
卫若兰压低声音:“姑娘还记得,抄检贾府后我曾在府中防贼?当时我远远望见过他,那时他正是闯入府中一员。此人貌若潘安,又是一身道士打扮,我绝不会看错。”
黛玉心头一紧,急问:“可贾芸、倪二他们……似也与他往来甚密……”
↑返回顶部↑
湘云摇头,语带唏嘘:“昔日京华冠盖,如今竟至如此,令人唏嘘。”
黛玉默然听着,纤指在丝绢不自觉地轻扣,心底一股凉意悄然浮起。
她轻声道:“我从前不过想开坊救民,从未想过竟会成了从龙之功。若无我当日济民,闯军或不至如此得势。今日见这般光景,我常想……是不是助纣为虐了?”
湘云握住她的手,认真道:“林姐姐怎可这般想?你济的是百姓,救的是饥馑,从未索人分毫。说逼不得已,也是时势使然。他们若是只为民,便不至于如此收刮杀戮?姐姐,你的心终究与他们不一样。”
卫若兰亦郑声道:“正是。朝廷即便不亡于义军之手,也会败于北境外敌。内忧虽重,外患尤甚。你功在黎庶,朝廷社稷非一女子可以左右的。”
黛玉凝神片刻,方才略略舒气,转而岔开话头,问道:“你们今日可去看过宝玉?”
“我们跟着母亲一同先去的怡红院。”
提及宝玉时,史湘云神色冷淡:“林姐姐,我们三虽同受老太太庇护,自幼相识,可……他既负了旧情,你便莫再记挂那兰因絮果。”
黛玉神色微黯,点了点头,却未多言。
卫若兰忽而想起什么,“对了,上回我送玉兄回来,其实有句话本该早与姑娘说。想来如今说,也并不算晚。”
他正色叮嘱道:“林姑娘,要小心那位柳湘莲。”
黛玉微怔,心中讶然:此人,不是旁人口中的义士么?
卫若兰压低声音:“姑娘还记得,抄检贾府后我曾在府中防贼?当时我远远望见过他,那时他正是闯入府中一员。此人貌若潘安,又是一身道士打扮,我绝不会看错。”
黛玉心头一紧,急问:“可贾芸、倪二他们……似也与他往来甚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