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2 / 4)
万永安回家的时候,还背了一背篓红薯回家,剩下的一堆让万母背回家就好了。
今日时辰也不早了,万母和柳欺霜一人背了红薯藤,一人背了剩下的红薯也回家了,两人到家的时候姜阿爷还没离开,这会儿还在屋子里和万永安说话。
林秋月拉了两人到灶房里,同人说了个大概。“姜土医想要收安哥做弟子。”
林秋月这话一说,万母和柳欺霜你看我我看你,皆是一句话没有,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更不知道姜阿爷怎么突然有了这么个决定。
不说两人了,林秋月方才也是一样的惊讶,姜家医术可是祖传的手艺,怎么不传给亲生儿子,传给外人啊。
三人惊讶过后,开始分析这事儿利弊,那边万永安和姜阿爷好像也将事情说好了,万永安正送姜阿爷出去。
万永安送了人回来,万母立马拉着人问,这到底都是怎么回事。
万永安也没瞒着,将方才同姜阿爷说的事儿,全和家里人说了。
万永安也是方才才知道,原来姜阿爷早几年前就想在村子里找个弟子,继承他的医术,往后替村人看病。
只是,前些年他家老三还未成家,家里积蓄不丰,还想赚几年钱给孩子成家,如今三个儿子都成家了,又有杨家的事儿,才让姜阿爷下了决心。
“姜阿爷的意思是,凡手艺人都要有个师承出处,否则人家不认你的手艺。就拿行医来说,若是没个师承,平日里不出事还好,若是出事了,旁人就会觉得是你胡乱琢磨的法子害死人,但若有个师承,或许旁人就会觉得是病人的命数,确实是救不回来了。”
姜阿爷的话虽不是绝对,但万永安心里很明白,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不说行医了,便是泥瓦匠杀猪劁猪匠,也得有个师承呢。
“反正这事儿好坏都在明面上摆着,好处便是我确实是能从姜阿爷手里学到东西,往后能大着胆子给村人看病,且有了师父,村人也没法说嘴,能方便不少。
至于这坏处,自然就是姜家人了,成了姜阿爷弟子,便要和姜家人牵扯不清了,且八成会被他家两儿子记恨。”
“老大,这事儿娘不劝你,全看你自己决定。”万母自能明白儿子方才所言,也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事儿确实是难。
↑返回顶部↑
今日时辰也不早了,万母和柳欺霜一人背了红薯藤,一人背了剩下的红薯也回家了,两人到家的时候姜阿爷还没离开,这会儿还在屋子里和万永安说话。
林秋月拉了两人到灶房里,同人说了个大概。“姜土医想要收安哥做弟子。”
林秋月这话一说,万母和柳欺霜你看我我看你,皆是一句话没有,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更不知道姜阿爷怎么突然有了这么个决定。
不说两人了,林秋月方才也是一样的惊讶,姜家医术可是祖传的手艺,怎么不传给亲生儿子,传给外人啊。
三人惊讶过后,开始分析这事儿利弊,那边万永安和姜阿爷好像也将事情说好了,万永安正送姜阿爷出去。
万永安送了人回来,万母立马拉着人问,这到底都是怎么回事。
万永安也没瞒着,将方才同姜阿爷说的事儿,全和家里人说了。
万永安也是方才才知道,原来姜阿爷早几年前就想在村子里找个弟子,继承他的医术,往后替村人看病。
只是,前些年他家老三还未成家,家里积蓄不丰,还想赚几年钱给孩子成家,如今三个儿子都成家了,又有杨家的事儿,才让姜阿爷下了决心。
“姜阿爷的意思是,凡手艺人都要有个师承出处,否则人家不认你的手艺。就拿行医来说,若是没个师承,平日里不出事还好,若是出事了,旁人就会觉得是你胡乱琢磨的法子害死人,但若有个师承,或许旁人就会觉得是病人的命数,确实是救不回来了。”
姜阿爷的话虽不是绝对,但万永安心里很明白,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不说行医了,便是泥瓦匠杀猪劁猪匠,也得有个师承呢。
“反正这事儿好坏都在明面上摆着,好处便是我确实是能从姜阿爷手里学到东西,往后能大着胆子给村人看病,且有了师父,村人也没法说嘴,能方便不少。
至于这坏处,自然就是姜家人了,成了姜阿爷弟子,便要和姜家人牵扯不清了,且八成会被他家两儿子记恨。”
“老大,这事儿娘不劝你,全看你自己决定。”万母自能明白儿子方才所言,也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事儿确实是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