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5 / 7)
还有父母的期许,自己临行前,对父母说了留校的事,一家人欢天喜地的样子,还历历在目……
“同学,我们中文系举办一个关于贫困山区儿童的摄影展,有兴趣去可以关注一下吧!”突然眼前出现了一张手写工整的传单。
用发传单的形式在学校里宣传还是第一次见,再一看内容,是关于山区儿童教育问题的,方远也被面前的同学拉回了思绪,他现在无处可去,这个主题也让他心生好感,去看看说不定也不错。
“同学,请问这个摄影展在哪?我想去看看。”
“就在文法学院门口,同学谢谢你的关注,希望你也能加入我们,给山区的孩子们出一份力!”发传单的同学热情地指路。
说是影展,其实照片也不多,但每一张影像都能让方远心生共鸣,他也曾有过在村小读书的时光,那段记忆比起照片上孩子的境遇还要好上许多。
人总是很奇怪,在见到别人处境不如自己的时候,会突然心胸开阔,方远也一样。他突然发现自己所经历比起他挨过了贫穷的苦难,这点变故算不了什么。
方远自嘲一笑,自己为这样一个挫折就乱了方寸。难道自己在乎的、真正爱自己的人,在知道前因后果后,还会因为这件事疏离自己吗?
他现在迫不及待地想给尤晓莺写封信,把今天经历的一切告诉她,他有信心,自己郑重放在心里的女孩不会让他失望的!
☆、第49章 工程
方远来信的内容让尤晓莺很是意外。
他在信里向尤晓莺表达歉意,简单地说明了他自己无法实现在省城留校的计划了,但对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却并没有多言。按方远信里所写的不出意外的话,他毕业以后应该会被分配回青山地区,甚至会被安排到安县工作。
对于方远最后会分配在那里,尤晓莺不是很在意,既然自己都已经打定主意和方远共谱人生路,她就不会后悔。从本质上来说,尤晓莺觉得自己一直都是个死心眼的人,不会轻易想去改变。
照常理而言,发生了这样的遗憾事情,尤晓莺应该再写封信安慰方远,但她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方远是怎样的脾气性格,通过两人间的相处,她也能掌握几分,劝慰对于他来说是无济于事的怜悯,他即使一时迷茫,也能很快的调整过来。
方远不能留在省城,对他本人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但也让尤晓莺松了口气,这也意味着她不用草草结束刚刚起步的事业。
↑返回顶部↑
“同学,我们中文系举办一个关于贫困山区儿童的摄影展,有兴趣去可以关注一下吧!”突然眼前出现了一张手写工整的传单。
用发传单的形式在学校里宣传还是第一次见,再一看内容,是关于山区儿童教育问题的,方远也被面前的同学拉回了思绪,他现在无处可去,这个主题也让他心生好感,去看看说不定也不错。
“同学,请问这个摄影展在哪?我想去看看。”
“就在文法学院门口,同学谢谢你的关注,希望你也能加入我们,给山区的孩子们出一份力!”发传单的同学热情地指路。
说是影展,其实照片也不多,但每一张影像都能让方远心生共鸣,他也曾有过在村小读书的时光,那段记忆比起照片上孩子的境遇还要好上许多。
人总是很奇怪,在见到别人处境不如自己的时候,会突然心胸开阔,方远也一样。他突然发现自己所经历比起他挨过了贫穷的苦难,这点变故算不了什么。
方远自嘲一笑,自己为这样一个挫折就乱了方寸。难道自己在乎的、真正爱自己的人,在知道前因后果后,还会因为这件事疏离自己吗?
他现在迫不及待地想给尤晓莺写封信,把今天经历的一切告诉她,他有信心,自己郑重放在心里的女孩不会让他失望的!
☆、第49章 工程
方远来信的内容让尤晓莺很是意外。
他在信里向尤晓莺表达歉意,简单地说明了他自己无法实现在省城留校的计划了,但对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却并没有多言。按方远信里所写的不出意外的话,他毕业以后应该会被分配回青山地区,甚至会被安排到安县工作。
对于方远最后会分配在那里,尤晓莺不是很在意,既然自己都已经打定主意和方远共谱人生路,她就不会后悔。从本质上来说,尤晓莺觉得自己一直都是个死心眼的人,不会轻易想去改变。
照常理而言,发生了这样的遗憾事情,尤晓莺应该再写封信安慰方远,但她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方远是怎样的脾气性格,通过两人间的相处,她也能掌握几分,劝慰对于他来说是无济于事的怜悯,他即使一时迷茫,也能很快的调整过来。
方远不能留在省城,对他本人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但也让尤晓莺松了口气,这也意味着她不用草草结束刚刚起步的事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