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尤晓莺不得不佩服方远的耐性,连尤父这种絮絮叨叨都能忍受的住,还不时点点头或是呼和两句,要是自己早顶上嘴了!

  无所事事的尤晓莺转头望着窗外,尤父住的房子是管理处的职工宿舍,就修在离水库主坝不远处,从窗户往外望去就能看见库区的整个场景。

  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去。尤晓莺却看见了湖面的点点星火,她定睛一看,湖面上密密麻麻的地排着四五十只小舟,每一只小船上面都站着人,高举着火把,向管理处驶来。

  尤晓莺心里咯噔一下,出大事了!

  ☆、第42章 移民

  湖面上的动静把整个管理处的人的惊动了。

  等尤父一行人赶到渡口时,已经有负责人在试图隔着二三十米的水面,和库区的群众协商了。

  库区的小岛四面环水,出入都得靠摆渡,虽然不是家家户户的老乡都有船,但整个水库登记上册的船只还是有六十来条的。以现在这动静看来,几乎库区里近八成的村民都出动了。

  大大小小的小船都聚集在离岸边不远的湖面,船上站满了举着火把的老乡,他们人也不上岸,在水面上遥遥地库区管理处的人对立,喊着拒绝搬迁一类的话。

  尤晓莺从围观人群的议论纷纷中,也大致知道了事情的起因。

  原来,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从昨天就开始挨家挨户地上门,向村民传达地方的搬迁通知。事情进展也顺利,到今天下午除了太偏远的几个小岛,该通知到的老乡都通知了。可没成想,群众的反对情绪会这样激烈,几乎每家每户都派了代表,划着船在渡口上围着。

  在正常人看来,让库区人民搬迁出来,是件于己、于地方都有利的大好事。毕竟明桥水库封闭,至今还没有通电,交通更是不便利,离得最近长宁镇都要走上五六里的山路,而搬迁出去的群众,一般都会被安置在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上或是县郊,这样无论是进城赶集,还是对家里孩子上学都是极大的便利。

  这么好的事情多少农村人抢着要,尤晓莺也奇怪,怎么没缘由的明桥库区的老乡偏偏会反对搬迁呢?

  看了看湖面上的乡亲们,有些人尤晓莺还认识,她最近经常去看看孩子们,也和岛上的乡亲混了个脸熟,接触中他们对她这个隔三差五给孩子们带点东西的小尤老师,也是热情友善,从没见过他们有这样愤怒的一面。

  小船上的村民群情激奋,扯着嗓门吆喝着,人多声杂,也听不清楚到底在说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