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第202节(3 / 7)
最近除了忙活董孝武的那个大订单,又来了个让周长城意外的单子。
去年新云城提交给昌江精密的供应商审核申请,在今年四月份有了回复,是丁万里来联系周长城的,为表示亲热,他还是叫师父,没跟其他人一样改口叫周总,丁万里说现在昌江需要更新供应商库,想到新云城去做审核,问他什么时候方便,周长城自然是欢迎的。
于是由魏振汉和丁万里及其他几个同事组成的审核小组,一起到新云城去做厂房评审,最终的结果是过关的,给出的评分还挺高。
周长城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怎么突然又对我这里放开了态度?采购方怎么说?”
丁万里那里说不出什么子丑寅卯来,只说:“其实现在订单量还是差不多的,不过昌江香港总部更新了不少人,只是好奇怪,我感觉姚生几乎都住在深圳了,每天都能见到他,他好像也没回过香港。师父,我总觉得公司的气氛怪怪的。”
“梁工呢?”周长城问。
“梁工还是跟之前那样,每个月都来深圳一趟,也会去广州,他变化不是很大。不过原来接你设计组长工作的那个同事被他炒掉了,现在又换了个有经验的新组长。”丁万里还会跟周长城说些公司的人事部变动八卦。
梁志聪一向来不喜欢没经验的员工,这么做很符合他的性格。
周长城想了想,恐怕还是受今年回归的影响,梁志聪肯定是不慌的,不过不知道他会不会走,之前他说过姚生要做出国籍选择,恐怕现在昌江有变动,也是他自己思维的震荡,所以做出的决定就影响了昌江的日常运行,但那不是周长城要操心的事情了,他安抚这个已经出师的徒弟:“不用紧张,只要公司能给你发出工资,就能好好干下去。有问题,多去请教梁工就好。”说完又觉得好笑,之前他慌张的时候,梁志聪好像也对他说过类似的话。
丁万里内心想,梁工那张几十年如一日的扑克脸,他可不敢去招惹,也就是之前他师父周工才能跟梁志聪和谐相处下去。
没有人会拒绝找上门来的生意,周长城这个小创业者也不例外,何况这个橄榄枝还是老东家伸出来的,既然昌江愿意给这个机会,他就带着郭顺上门去谈业务。
跟周长城谈条件的,自然不会是姚劲成,而是他的特助叶益豪、管生产的魏振汉、项目部门的一个旧同事,同时还有个香港过来的技术采购,而非深圳原先拒绝新云城的那个前同事。姚劲成是大老板,没有特殊情况,不会特意见小供应商的负责人。
第一次对谈是在昌江的会客室,再次回到昌江,令周长城心头里别有一番滋味,昌江深圳厂是他和一帮同事同手同脚做起来的,他对此地感情很不一样,现在再回头,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而自己却已成身外客了。
不少见到周长城的老同事都过来和他打招呼,从前是叫周经理,现在已经改口叫周总了,而之前叫郭工,也改口作郭经理了,一年时间,改变了很多事。
作为甲方代表,叶益豪和采购的同事还是很有上位感的,多少小厂子想承接昌江的订单,甚至还搞背后送礼那一套的,因为除了赚钱,还有个原因,昌江在行业内有相当的地位,如果能得到昌江审核小组的认可,说明他们的厂房也是有一定资质和能力的。
↑返回顶部↑
去年新云城提交给昌江精密的供应商审核申请,在今年四月份有了回复,是丁万里来联系周长城的,为表示亲热,他还是叫师父,没跟其他人一样改口叫周总,丁万里说现在昌江需要更新供应商库,想到新云城去做审核,问他什么时候方便,周长城自然是欢迎的。
于是由魏振汉和丁万里及其他几个同事组成的审核小组,一起到新云城去做厂房评审,最终的结果是过关的,给出的评分还挺高。
周长城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怎么突然又对我这里放开了态度?采购方怎么说?”
丁万里那里说不出什么子丑寅卯来,只说:“其实现在订单量还是差不多的,不过昌江香港总部更新了不少人,只是好奇怪,我感觉姚生几乎都住在深圳了,每天都能见到他,他好像也没回过香港。师父,我总觉得公司的气氛怪怪的。”
“梁工呢?”周长城问。
“梁工还是跟之前那样,每个月都来深圳一趟,也会去广州,他变化不是很大。不过原来接你设计组长工作的那个同事被他炒掉了,现在又换了个有经验的新组长。”丁万里还会跟周长城说些公司的人事部变动八卦。
梁志聪一向来不喜欢没经验的员工,这么做很符合他的性格。
周长城想了想,恐怕还是受今年回归的影响,梁志聪肯定是不慌的,不过不知道他会不会走,之前他说过姚生要做出国籍选择,恐怕现在昌江有变动,也是他自己思维的震荡,所以做出的决定就影响了昌江的日常运行,但那不是周长城要操心的事情了,他安抚这个已经出师的徒弟:“不用紧张,只要公司能给你发出工资,就能好好干下去。有问题,多去请教梁工就好。”说完又觉得好笑,之前他慌张的时候,梁志聪好像也对他说过类似的话。
丁万里内心想,梁工那张几十年如一日的扑克脸,他可不敢去招惹,也就是之前他师父周工才能跟梁志聪和谐相处下去。
没有人会拒绝找上门来的生意,周长城这个小创业者也不例外,何况这个橄榄枝还是老东家伸出来的,既然昌江愿意给这个机会,他就带着郭顺上门去谈业务。
跟周长城谈条件的,自然不会是姚劲成,而是他的特助叶益豪、管生产的魏振汉、项目部门的一个旧同事,同时还有个香港过来的技术采购,而非深圳原先拒绝新云城的那个前同事。姚劲成是大老板,没有特殊情况,不会特意见小供应商的负责人。
第一次对谈是在昌江的会客室,再次回到昌江,令周长城心头里别有一番滋味,昌江深圳厂是他和一帮同事同手同脚做起来的,他对此地感情很不一样,现在再回头,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而自己却已成身外客了。
不少见到周长城的老同事都过来和他打招呼,从前是叫周经理,现在已经改口叫周总了,而之前叫郭工,也改口作郭经理了,一年时间,改变了很多事。
作为甲方代表,叶益豪和采购的同事还是很有上位感的,多少小厂子想承接昌江的订单,甚至还搞背后送礼那一套的,因为除了赚钱,还有个原因,昌江在行业内有相当的地位,如果能得到昌江审核小组的认可,说明他们的厂房也是有一定资质和能力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