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第197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996年已经过半,他们的债务压力依旧很大,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彻底还清,罗四桢是拖不得的,如果不能全部还上,只能跟林彩虹商量再给点时间,不过要多支付利息。

  周长城伸手摸摸自己皱起来的眉头,这种小件的注塑品不是不能做,成本低,利润也低,一定是大量走货才能赚钱,所以他并不是太倾向做这种生意,可目前来说,他的选择真不多,那些利润高的产品订单谁都想争着要,新云城现在没有很大的竞争力,小云说得对,如果能跟一些日用品的公司打上交道,那至少能把现金流盘活。

  每每说到到这种事,周长城都会感慨:“要是彭鹏那个厂子还在就好了,至少还能找他谈谈。”

  新云城每月也有订单,但赚的钱有时候能抹平当月开销,有时候则完全不足以养活厂子,甚至有两个月给员工的工资,都要万云从其他地方转过来,若是到了还债和给供应商付款的日子,万云这个财务要把家里所有账本都拿出来盘算,还得尽量合法合规。

  她本来只是个学了个初级会计,现在都要慢慢做成熟手了,江曼总说这是实践出真知,还夸她干得好,有进步是好事,但万云只觉得皮都要扒了一层。

  钱的事很紧张,心态也总是起伏上下,夫妻两个时不时都要鼓励对方不能放弃,要想办法把厂子周转下去。周长城这个一厂之主,只在身上常年带着一千来块的现金,多了就没了,说出去都难以相信,几十万的厂子,新云城账上的现金少到几乎没有。

  中秋节之前是万云最忙的日子,这是个举国欢庆的大节日,各家各户都要送礼,除了月饼,最常见的就是茶叶和水果,她的礼盒走得快,除了董孝武介绍的大企业,有些小单位也会找她拿个几十盒的茶叶,尽管订单零碎,但每日都有忙头。

  她带着万风忙的时候,周长城就让阿英姐把孩子带到厂里去,时不时分个眼神看着这满地爬的儿子,小尾巴要长牙齿,牙龈痒,什么脏兮兮的东西都往嘴里塞,还流了满兜口水,周长城这个当爸爸的一点也不嫌弃,给他擦口水换尿布,还拿着相机拍下许多有趣的瞬间。

  而桂春生本来只是打算在广州待两个月的,后来一直延到中秋,从香港回到大陆快两年,他终于把裘松龄给掰回了头,赢得美人归。

  原先裘松龄虽和他有往来,要是遇上周长城万云生子创业的大事,都会过来捧场,但对着桂春生,态度总不大热络。桂春生当初是自己坚决要离开的,心中理亏,对她有愧疚感,因此这次追女人时可下了许多功夫,连挂念着周之慎,也很少回去看了,裘松龄看他还算有诚意,竟然松口,吃了回头草,现在老两口打算着养老计划,准备以后就在广州和深圳两地各住半年,能跟家人在一起,也能时常和老友们相聚。

  因为周长城要做生意,所以桂老师的车一直放在深圳,他要回来的时候,中秋节已经过去,恰好是朱哥和丹燕嫂在琶洲新居落成的日子,朱哥邀请他们一家人去喝喜酒。

  万云等人自然是义不容辞,带上周之慎和阿英姐,回广州一趟,顺便把桂老师接回来住一阵。

  朱哥和丹燕嫂买的地皮很大,他们是直接和村里买的,还似模似样建了两栋三层的小楼,想着以后两个儿子结婚生子也可以在这儿住。至于朱小妮,朱家还是老思想,这是长大要嫁出去的女儿,朱哥打算给她买个能收租的商铺,房子就不建了。

  朱哥的老娘施婆婆是传统的老人,坚持认为住新房要在家里摆酒宴请宾客,于是朱哥和丹燕嫂就在家里张罗了十五桌,请餐馆送饭菜过来,连请两天,在广州的老乡、朋友、老家来的人,还有朱哥的合作方,全都轮流请了个遍,好好热闹了一番。

  周长城万云带着周之慎出席,周之慎那日特别争气,从上车后就一路睡睡醒醒过去,到地方就完全醒过来了,醒来后见到那么多人就开始兴奋,第一次见这样热闹的场面也没哭,反而露着两个小米牙乱叫,任由丹燕嫂和施婆婆抱着逗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