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第187节(6 / 7)
“现在我们的主力到深圳来,一切要打开新局面,不能再抱着广州厂那种老的管理方式来了。大陆现在高校的毕业生不包分配工作,有不少工科大学的学生都在珠三角投简历,我已经让赵前进去网罗那些新鲜血液,至少要把新人才先拉进公司,慢慢培养。”姚劲成的计划是一环接一环的,他要做的事,立刻也不能耽搁,“深圳的设计团队一定要搭建起来,frankie全权负责广深港三地的设计管理。那既然各部门的人员和分工开始完善,人人各司其职,周工,到时再让你一人身兼多职,就显得不合适了。”
姚劲成有他自己的出发点去考虑,因为他是老板,肩负的是整个公司的战略和存亡,他手下任何一个员工都可以轻易递上辞职信,换个东家,但是他不行,他是和昌江彻底绑在一起的,荣辱与共,为了公司更好地往前发展,他是一定要平衡所有团队人员和职责的,来不得半点感情用事。
在前面,已经有个杨志荣来分走自己手上的项目,周长城已有不满,这时他抬起头,既能理解姚劲成的安排,但那股不忿又涌上来,这些项目一旦分走,奖金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在公司管理上,姚生是个颇为无情的人,正是因为他的思考和战略方向带有机械性、冷血行和正确性,所以才能够把企业做大做强,他是那种真正的抽慧剑,斩杂念,一心奔着实现目标去的人。
而不论是梁志聪还是周长城,甚至是杨志荣叶益豪等人,他们在专业上做得再好,开会的时候嘴巴说得再天花乱坠,也没有姚劲成这种坚毅的的毅力和冷酷的决断思想。
或许是屁股决定脑袋,人到了什么位置自然就会思索那个位置上的事,周长城等下属会因为细节工作而感到自我消耗,可姚生的这种自我消耗很少,他不会管员工原来为公司做了多少贡献,也不会认为该人在公司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多大的贡献,他只会认为员工能发光发亮,从无名小卒成长到可以坐在这间办公室开会的人,完全是因为公司提供的平台。甚至个人和公司互相成就这种话,姚劲成都是不认可的,他只认可自己的每一分成绩。
本来,周长城还带着一点天真的念想,姚生招了杨志荣,虽说是分两个项目组,但他是昌江的老资历,人手也比杨志荣更充足,一山不能容二虎,这两个项目组迟早要合并成一个大部门,到时候他周长城还是能稳登宝座,甚至做到项目部的总监。
可现在周长城看明白了,姚生和总部的人力资源配置上,就没有给他周长城这个继续上升的架构和空间,甚至往后想,哪怕杨志荣比自己厉害,也不会有这个空间。
姚劲成从根源上就掐断了这个可能。
失望逐渐弥漫在周长城心里。
今天姚生一上来就说让他把设计组的组长之位让出去,周长城不自觉皱眉头,因为他最开始的转岗,就是从设计助理起步,一步步在姚劲成和梁志聪两人面前跑出来的。设计组之于周长城,就像是他在昌江最初的根基。
现在不是失望感,周长城而是感受到了一种危机感。
这种危机感,跟他1987年在平水县电机厂作为临时工被辞退的感觉是很相似的,那就是作为个人意志的被动,不能自己做主,只能等着被安排。
周长城既然做到了项目组的经理,当然也能为自己去争取,跟姚生说能兼任两个岗位的工作,但他张张嘴,最后又选择闭上,没有用的,只要昌江的皇帝一日是姚劲成,周长城在他手底下就只是个点来点去的棋子,就算不辞退他,姚生至少稍稍示意,就能把周经理这个岗位给架空。
老板若是不分项目到周长城手上,每次基础的开会都不叫他,让他坐冷板凳,不用半个月,不论是下属或是其他部门的人,立马就能有人看人下菜碟,就能踩着他往上爬,那他这个经理就当得索然无味了。这是职场残酷的地方之一。
↑返回顶部↑
姚劲成有他自己的出发点去考虑,因为他是老板,肩负的是整个公司的战略和存亡,他手下任何一个员工都可以轻易递上辞职信,换个东家,但是他不行,他是和昌江彻底绑在一起的,荣辱与共,为了公司更好地往前发展,他是一定要平衡所有团队人员和职责的,来不得半点感情用事。
在前面,已经有个杨志荣来分走自己手上的项目,周长城已有不满,这时他抬起头,既能理解姚劲成的安排,但那股不忿又涌上来,这些项目一旦分走,奖金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在公司管理上,姚生是个颇为无情的人,正是因为他的思考和战略方向带有机械性、冷血行和正确性,所以才能够把企业做大做强,他是那种真正的抽慧剑,斩杂念,一心奔着实现目标去的人。
而不论是梁志聪还是周长城,甚至是杨志荣叶益豪等人,他们在专业上做得再好,开会的时候嘴巴说得再天花乱坠,也没有姚劲成这种坚毅的的毅力和冷酷的决断思想。
或许是屁股决定脑袋,人到了什么位置自然就会思索那个位置上的事,周长城等下属会因为细节工作而感到自我消耗,可姚生的这种自我消耗很少,他不会管员工原来为公司做了多少贡献,也不会认为该人在公司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多大的贡献,他只会认为员工能发光发亮,从无名小卒成长到可以坐在这间办公室开会的人,完全是因为公司提供的平台。甚至个人和公司互相成就这种话,姚劲成都是不认可的,他只认可自己的每一分成绩。
本来,周长城还带着一点天真的念想,姚生招了杨志荣,虽说是分两个项目组,但他是昌江的老资历,人手也比杨志荣更充足,一山不能容二虎,这两个项目组迟早要合并成一个大部门,到时候他周长城还是能稳登宝座,甚至做到项目部的总监。
可现在周长城看明白了,姚生和总部的人力资源配置上,就没有给他周长城这个继续上升的架构和空间,甚至往后想,哪怕杨志荣比自己厉害,也不会有这个空间。
姚劲成从根源上就掐断了这个可能。
失望逐渐弥漫在周长城心里。
今天姚生一上来就说让他把设计组的组长之位让出去,周长城不自觉皱眉头,因为他最开始的转岗,就是从设计助理起步,一步步在姚劲成和梁志聪两人面前跑出来的。设计组之于周长城,就像是他在昌江最初的根基。
现在不是失望感,周长城而是感受到了一种危机感。
这种危机感,跟他1987年在平水县电机厂作为临时工被辞退的感觉是很相似的,那就是作为个人意志的被动,不能自己做主,只能等着被安排。
周长城既然做到了项目组的经理,当然也能为自己去争取,跟姚生说能兼任两个岗位的工作,但他张张嘴,最后又选择闭上,没有用的,只要昌江的皇帝一日是姚劲成,周长城在他手底下就只是个点来点去的棋子,就算不辞退他,姚生至少稍稍示意,就能把周经理这个岗位给架空。
老板若是不分项目到周长城手上,每次基础的开会都不叫他,让他坐冷板凳,不用半个月,不论是下属或是其他部门的人,立马就能有人看人下菜碟,就能踩着他往上爬,那他这个经理就当得索然无味了。这是职场残酷的地方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