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第115节(2 / 7)
于是那一栋楼就这样烂尾在当地了,建不起来,也拆不掉,一些个铁钉、钢材和其他能用的材料,都被工头们叫人去搬走卖出去了,能挽回多少损失就挽回多少。
报了公安,用处不大,公安派人来把这个案子记录在案,那个年头,这种奇怪跑路的经济纠纷案特别多,农民工拉横幅讨薪也不是新鲜事儿,尤其是像钟大海这种涉及到几个地方逃窜的,甚至可能还去了港澳的,根本追无可追,只能给兄弟分局发通缉令,但能不能抓到,几率很渺茫。
钟大海的这个公司毕竟是正经到当地工商做了登记的,当地村委也极力推动解决这栋楼的事情,后来区法院也加入了,几个部门联合执法,封了这栋烂尾楼,登记了每个人在其中的损失,除了工头,还有一些供应商的款都没有结清的。
事主不见,事情到了这里,就止住了,没有下文。
用冯丹燕的话来说,就是朱哥白白挨了这一顿打,他们就是想报私仇,也无门去报。
然而,对于朱哥来说,生活不会因为他脑袋被砸了就终止在这一刻,志强的赔偿没有要到,他底下还有五十六个兄弟接近四个月的工资没有发出去,朱哥和冯丹燕还要继续在广州活下去,对一直信任自己的父老乡亲们也要有所交代。
志强那儿,他的媳妇和舅哥追到广州来,要朱哥给个说法,朱哥做主赔了四万,他一个人拿了三万八出来,其他兄弟一起凑了两千,双方摁了手印,四万一条人命,表明这件事到这里就了结了。
而至于还有四万七的工资款,朱哥把墙壁里的铁盒私房钱拿出来,冯丹燕把自己存下来的钱也全都拿出来,夫妻俩儿剩余的存款,加起来不过才两万三,只能先给大家发一半,说好了一年内陆续结清。
虽说在钟大海那儿要不到工资,朱哥也很无辜,可真正算起来,弟兄们是跟朱哥直接立下的契约,跟钟大海是间接的雇佣关系,所以这笔钱是一定要算在朱哥头上的。
大家是老乡,也是兄弟,后头还要跟着朱哥混饭吃,朱哥这么处理,五十六个兄弟都答应了。
朱哥顶着脑袋上的伤,出去拉活儿,他再不敢把所有弟兄都集中在一个工地上,而是把这帮工人分成三个队伍,放到不同的工地,至少在欠款的时候,不会被一锅端,他能减轻压力。
也因为志强这个事情,工地安全这件事,在朱哥心里敲响了极大的警钟,他对每一个跟着自己吃饭的兄弟都说,要是不听安全队长的,立马就收拾包袱滚回老家去,他朱卫军要不起这种牛人!
朱哥家里几年的积蓄在这件事中全部散光,还倒欠弟兄们的钱,一夜回到解放前。
本来朱哥还想让冯丹燕去开个店,自己也雇两个人,当个清闲的老板和老板娘,过过瘾头,但事到如今没有办法了,家中有老有小,每日一开门就要花钱生活,朱哥还是继续做他的包工头,他也没挑活儿的大小,能接就接,带着兄弟们在各个工地上辗转。
往后有的老板还是会爽快给他结款,或许又有人会恶意拖欠工程款,但朱哥再没有让自己陷入这种被打破脑袋、闹出人命的境地中去,人在生活的磋磨和摔打中成长,变得胆小。
↑返回顶部↑
报了公安,用处不大,公安派人来把这个案子记录在案,那个年头,这种奇怪跑路的经济纠纷案特别多,农民工拉横幅讨薪也不是新鲜事儿,尤其是像钟大海这种涉及到几个地方逃窜的,甚至可能还去了港澳的,根本追无可追,只能给兄弟分局发通缉令,但能不能抓到,几率很渺茫。
钟大海的这个公司毕竟是正经到当地工商做了登记的,当地村委也极力推动解决这栋楼的事情,后来区法院也加入了,几个部门联合执法,封了这栋烂尾楼,登记了每个人在其中的损失,除了工头,还有一些供应商的款都没有结清的。
事主不见,事情到了这里,就止住了,没有下文。
用冯丹燕的话来说,就是朱哥白白挨了这一顿打,他们就是想报私仇,也无门去报。
然而,对于朱哥来说,生活不会因为他脑袋被砸了就终止在这一刻,志强的赔偿没有要到,他底下还有五十六个兄弟接近四个月的工资没有发出去,朱哥和冯丹燕还要继续在广州活下去,对一直信任自己的父老乡亲们也要有所交代。
志强那儿,他的媳妇和舅哥追到广州来,要朱哥给个说法,朱哥做主赔了四万,他一个人拿了三万八出来,其他兄弟一起凑了两千,双方摁了手印,四万一条人命,表明这件事到这里就了结了。
而至于还有四万七的工资款,朱哥把墙壁里的铁盒私房钱拿出来,冯丹燕把自己存下来的钱也全都拿出来,夫妻俩儿剩余的存款,加起来不过才两万三,只能先给大家发一半,说好了一年内陆续结清。
虽说在钟大海那儿要不到工资,朱哥也很无辜,可真正算起来,弟兄们是跟朱哥直接立下的契约,跟钟大海是间接的雇佣关系,所以这笔钱是一定要算在朱哥头上的。
大家是老乡,也是兄弟,后头还要跟着朱哥混饭吃,朱哥这么处理,五十六个兄弟都答应了。
朱哥顶着脑袋上的伤,出去拉活儿,他再不敢把所有弟兄都集中在一个工地上,而是把这帮工人分成三个队伍,放到不同的工地,至少在欠款的时候,不会被一锅端,他能减轻压力。
也因为志强这个事情,工地安全这件事,在朱哥心里敲响了极大的警钟,他对每一个跟着自己吃饭的兄弟都说,要是不听安全队长的,立马就收拾包袱滚回老家去,他朱卫军要不起这种牛人!
朱哥家里几年的积蓄在这件事中全部散光,还倒欠弟兄们的钱,一夜回到解放前。
本来朱哥还想让冯丹燕去开个店,自己也雇两个人,当个清闲的老板和老板娘,过过瘾头,但事到如今没有办法了,家中有老有小,每日一开门就要花钱生活,朱哥还是继续做他的包工头,他也没挑活儿的大小,能接就接,带着兄弟们在各个工地上辗转。
往后有的老板还是会爽快给他结款,或许又有人会恶意拖欠工程款,但朱哥再没有让自己陷入这种被打破脑袋、闹出人命的境地中去,人在生活的磋磨和摔打中成长,变得胆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