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第66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来桂老师的年轻感,是一种打造出来的氛围感,通过明显的发肤衣着,让人的视线看到一种别样的光亮,进而影响了头脑的判断。这也算是一种有别于平水县的见识。

  只要是新鲜的事情,万云还是很愿意去尝试的,桂春生甚至建议她可以染个金黄色或火红色的头发,不过被刚从保守的小县城出来的万云拒绝了。

  洗手间里,周长城和万云手忙脚乱地给桂春生染了发,头发变黑后的桂春生,一笑起来,仿佛又抢回了几分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像刚见着时那样老态了。

  一早上就这么过去了,桂春生今天心情好,不让护工去食堂打饭,而是穿着病号服,请周长城和万云到医院附近去吃顺德菜。

  吃饭的时候,周长城提了要尽快找工作的事情,也再三保证,一定不会在桂老师家里打扰太久。

  说到这个,桂春生倒是平和得很:“住这个事情不着急,你们先住着,等工作落定了,再说。”怕两个年轻人有心理负担,又说,“其实让你们住着,也有我的想法。你们也看到了,房子现在破破烂烂的,又是在村里,住着也不舒服,我是准备等出院后,找个几个施工师傅过来弄舒服一些,但是出院后,我要回去上班,还是要你们替我盯着点。”

  周长城和万云心里也是稍稍不那么紧着了,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工作,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也不知道广州的租房是怎么样的,一切待定的时候,自然是节省手头所有的,有个熟人帮衬着更好。

  “桂老师,那就太感谢您了。”万云忙接上话,“不然我们两个真不知道怎么办。”

  “互相帮忙嘛。”桂春生想得很开,让万云不必过分挂怀。

  不过,周长城没忍住,还是问了:“桂老师,您怎么搬家了?”

  这件事,说来其实很简单,桂春生几句话就说完了。

  他和凌一韦本来是学校的老师,但十年运动之后回到学校,有几个人都不能重回岗位了,尤其是他们两个家属大多在海外的难兄难弟,恰好他们平反时,按照原先的情况,陆续都住回学校原先分配的家属楼去了。八十年代初,学校缺学生,也缺老师,更缺这种有社会资源的老师,学校为了与这批教师保持好关系,就以公家租赁的方式,把房子租给了他们。

  但随着改革越来越开放,学校引进的老师也在逐渐增多,新的学校家属楼建设缓慢,总得要解决新进来老师的住房问题,就得让非正式的那批老师搬走,再把房子腾出来,这件事其实已经说了有几年了,但文件真正落实下来的还是在今年年后,周长城万云他们回平水县去没多久之后的一周。

  随着学校慢慢开学,新老师要住进来,桂春生和凌一韦等人就得收拾东西搬走,这些事情,怎么往前牵扯,都是混乱的,桂和凌两人都是单身寡人,年纪过了五十,没有儿女在旁,就懒得去起冲突,跟学校协商多住一个月才搬走。

  这珠贝村的房子,其实是八零年时,当地发还给桂春生的,但桂春生一直放租给来广州打工的外地人,恰好过了年,那十几个人集体撤走,不知道是否回自己老家去了,他和凌一韦找了收破烂的人来收走那些架子床,几乎丢掉所有东西,才清理出来四间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