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第53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人可以相识,相交却是实在没有必要。

  自此,桂春生便淡了和学生们交往的心思,不邀请他们上门,凡事拉开了距离,情愿自己一个人冷锅冷灶地过日子,讨个清静。周长城和万云这两日的表现很让他满意,知恩图报,也知道进退,除了正常要用的东西,绝对不碰没经过他同意的。

  桂春生就是这样的,人家上赶子来,他不敢要。但周长城万云这种,给了不敢接,有尊重心和恐惧心的,对他来讲,才符合他内心对年轻一辈的预期。

  万云也很纠结,桂老师家里贵重的东西那么多,他们两个怎么说也算是来投奔的外人,拿了钥匙,就要负好大的责任,万一家里有个什么不对劲的,都得算他们头上。

  不过桂春生赶着出门,直接把钥匙塞周长城手里,只叮嘱他别弄丢了就行。

  桂春生出门后不久,周长城和万云也背着包出去了,外面太阳大,他们穿着半旧的深色长衣长裤,把棉袄收了起来,在这里实在用不上。昨晚回来后,两人看了大半个晚上的地图和公交路线,今天决定要去看享誉盛名的陈家祠和西关大屋。

  其实不论是去哪里,对他们两个来说都是极新鲜的事。

  广州这个地方大,有高楼有大江大河,偏偏还有田地和山丘,村庄与工业区并存,所有的建筑,都跟平水县完全不一样,总得来说,西洋景儿多。最有意思的,当属人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支撑起了这个巨大城市的脉络,走在路上,除了广东话,还能听到其他省市的话。

  桂老师这个老饕说过,这里除了广东菜,还有四川菜、江浙菜、云南菜、北方菜,甚至还有不少外国菜。周长城对吃的不敏感,更想去看工业园区,而万云却恨不得把桂老师说的每一种菜都吃个遍。

  两人带好出门吃喝的东西,在学校侧门上的公交车,往海珠的方向去,这回没了桂老师在身边,两人就大胆起来,随意安排自己的形成,想在哪里下车就下车,想在哪里待多久就待多久,看了江面上的游船,也喝了艇仔粥,还在珠江边上找人花钱拍了照,没想到这个照片早上拍了,下午就能拿到,除了多花点钱,一切都很方便。

  逛了江边,这才拉着手慢吞吞去看广府建筑陈家祠,彼时游客不多,除去他们两个,竟还有一组说日语的日本游客,对着精美的木雕、砖雕、象牙雕和彩绘不停“啊哟诶”惊叹,拍了又拍。过了会儿,又进来两个说英语的背包客,也是对着这些雕刻拍个不停,叽里咕噜说着听不懂的话。

  周长城和万云没见过,顾不上礼貌了,时不时就盯着人家看,这就是电影里说的日本鬼子和洋鬼子啊?看着也是普通人的模样,戴着帽子,说说笑笑,没有三个眼睛两张嘴巴啊!等回去后,万云要和她姐说一下,那些外国人竟然不是妖怪!?

  从陈家祠出来后,两人找了个角落蹲着,坐下吃饭喝水,路边都是匆匆而过的路人,除了自行车,他们看到了小汽车、脚踏三轮车、电动三轮车、火车、面包车、偶尔会有大卡车飞驰而过,每个人都有目的地,不为任何事情停留,好几回,周长城和万云慢悠悠地走着,都被旁边的人推搡一下:“唔该借借。”

  刚开始还听不懂,被人推开,才知道自己挡道儿了,万云聪明嘴快,跟着路边卖水的老板学会了“靓女和唔该”,顿时觉得自己又长见识了。

  后来周长城和万云才明白,不是人家太快,是他们太慢了,他们的慢是从平水县带出来的慢,和这座城市的气质格格不入。不过,这些是很后来的事,现在不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