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第46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适逢其会,平水县电机厂和武厂长一起,遇上了该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时期,在职工们闲出毛病的时候,争取到了这样一个做冰箱活塞的大单子,急赶赶地往自己家拉回去,收了一成定金就开干。对于这种方向性的改革,常年处在平水县的武厂长,是充满了期待和盼望的,若是省里的大企业能改成功,那也给了他做出改变电机厂的信心。

  但是,革命,是要流血的,也有可能是失败的。

  省里的企业激情满满,压缩原先分配下来的任务的份额,改为全力支持新家电品牌的打造,这一年来,源源不断的零配件从全省各厂运输进入他们的仓库,甚至早早打报告从上海和北京等地借调了专业的技术人员过来培训安装,牌子反复开会之后确定好了,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到了十月份,趁着中秋佳节,省企每装好一批就往外推出,电视机和冰箱是排头兵,这两项产品首先在自己省会城市的大商场销售,头半个月引起了连番报道和轰动,省里报章上的文字激情列出标题——咱们家门口也有了自己的家电品牌!

  冲着支持本地品牌的激昂,有不少市民掏出真金白银购买,可买回去之后发现问题多多,不到一周,就有好大一批顾客前来要求维修退货,后面半个月,气氛冷淡下去,报道的风向一改前面的豪情,转为质问——为何我们自己做的家电不行?

  摊子铺得太大,什么都想要掺一脚,市场调研准备不充分,牌子名气小顾客不认同,企业内部不团结,财政款项支持不足以周转,无核心技术,缺少属于自己的高级技术工程师,无售后经验,无宣传意识,想要推广到全国的产品却没有打通相关渠道。如此众多繁杂的原因结合在一起,让省企这次的发展变革刚开了个头就遭遇一个巨大的挫折。

  浪头打来,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有些狼狈,他们没有经验面对这样的考验,于是那一套老经验就拿出来了,接着就是无尽的文山会海,分摊责任,牵头的人上台检讨。

  自然,也有迎难而上的人,提出专门专研某一样电器,先做出点名声,再做其他的,可此时已经没人有勇气举手同意,真理究竟在谁手上?无人知晓。于是这点声量便弱小了下去,隐藏在大众之中。

  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这样一个充满野心的计划就迎来了现实的泼天冷水,不是不让人胆寒的。是的,对于新手而言,市场经济是野蛮而危险的。

  产品卖不出去,市场不买账,有的零件组装时,甚至在厂里就发现了问题,可到了这一步,企业已经支出去太多的成本,却收不回来零头,因此只能四处欠债,计划说停就停,甚至找不出人来接管,只能回头继续承接原先固有的分配下来的任务,可更上一层的企业也遇到了类似的困境,一时间,企业间互相扯皮,官司不断。

  省企先是尽力给职工发了一个月工资,给部分供应商支付了不到两成的货款,甚至有些后来才参与进来的供应商一分钱没收到,遇到人家上门催款,要不就避而不见,要不就要求体谅,即使给出承诺,也立马被打破。

  平水县电机厂作为其中的一个小供应商,就是后来者,一分钱没收到的那个。

  巨大型企业,大企业,小企业,微小企业,职工个人,三角债演变成多角债,许多单位和人,在这场债务中组成了一个令人心惊的闭环,坏影响继续扩散。

  武厂长已经五十有五了,当这个厂长十多年,风雨遇过不少,但从未遇到这样慌张的时刻,省企这样的庞然大物,说是资金链断裂,立马败相势如破竹,兵败如山倒,据他所知,现在省企的仓库里只剩一堆零配件,甚至有一部分还是根本不合格的,转卖出去,价格就被压狠了,何况一时间也难以找到买家接手。

  不是他经不起风雨考验,也不是没有被欠过账,多年完全收不回来的死账都有不少,武鸿斌都没有这样怕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