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废黜六宫这样的举动,往上面数了无数代都没有人这么干过。

  圣旨一出,惊天动地,不仅朝野哗然,全天下都在担忧。

  皇帝的家事便是臣子的家世,便是国事。皇帝不设妃嫔,比让臣子不准娶媳妇儿还要让他们惶恐紧张,那雪片似的奏疏,一道一道飞往了赵樽的御案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古至今说起,道理是各有各的不同。

  但赵樽却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

  他说,这宫中吃穿用度都需要银子,开销太大,不设妃嫔,就可以裁减宫人,节约用度,可能省下一大笔银两来发展军务,办学办医,还可提高官员俸禄……

  也不知到底是他的虎威慑住了众臣,还是“提高俸禄”的诱惑力实在太大,除了几个咬着牛筋不认怂的老臣,天天泪流满面的“跪请”,大多数人都默认了他不合常理的举动。

  毕竟从洪泰朝来,朝臣的俸禄就极低,好些无法捞到油水的官吏,甚至入不敷出。说到底,皇帝的家务事,其实不如他家的事重要。更何况,赵樽是什么人?相处这么些日子,他们都明白了。简单四个字——说一不二。

  谁若和他做对,没好下场。

  不过,圣旨被默认了,可执行却有些难度。

  三不五时的,仍有女子被送入后宫。

  可她们大多见不到皇帝的面儿,第二日又被送了出去,徒惹了笑话。几次三番之后,在京师民众的议论声里,便有了些异样的猜忌,有人说老魏国公夏廷赣助了今上夺位,皇帝便许了他,让他家闺女独得荣宠,尤其现在皇长子还小,若是今上再纳妃嫔再生子嗣,对皇长子的位置便会有威胁,到时候宫中又将腥风血雨,从夺储大战中走过来的赵樽,肯定不喜这样的结果。当然,除之之外,还有两种更为荒唐的说法。

  第一,皇帝有龙阳之癖,分明就不嗜女色。

  第二,皇帝在南下的战事中,伤了龙根,早已不能人事。

  众说纷纭,版本不一。可不论旁人说什么,夏氏一族从洪泰二十三年抄家灭族到如今,终是爬到了大晏朝权利的巅峰。不仅夏廷赣乃朝中重臣,便是夏常也水涨船高,擢升为都察院正二品左都御史。

  外面风言风语不断,但赵樽充耳不闻。他继位后,极为勤政,达到了连洪泰帝都没有的新高度。除去每日在长寿宫相陪夏初七的时间,他大多时候都在署理政务。慢慢的,臣子们发现了,新帝除了对待女色之事上比较固执之外,其余方面,他其实也可以广纳谏言,不仅如此,他也给予了臣子们最大的福利待遇。渐渐的,流言平息了下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