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 / 3)
梁北林靠在走廊窗口上,听程殊楠跟孩子们说:“品德和审美不能因为环境不足就缺课,越是逆境中越要坚韧地生活,发现万物可爱,世间美好。”
课后,程殊楠又和老师商量着净水设备往哪里安装合适。
因为地理原因,学校没通自来水,学生只能喝井水。井水卫生条件难以达标,校长看不下去,自己掏钱上了一套净水设备,仍然不够用。上次程殊楠来和老师约定好,自己出钱再上一套设备。两套净水设备就够孩子们用了。
工人按照约定时间过来,最终选好位置安装。程殊楠帮不上忙,便在小操场上坐着看人施工。
梁北林将程殊楠带来的书籍和文具分发下去,忙完了,也跟着坐下来,拿一杯热水递给他,和他一起看。
山里的风清凉温柔,带着特有的泥土和绿叶气息,将波动的情绪抚平。
这次上山之后,梁北林一直很沉默。程殊楠知道他大部分时间就是沉默的,可此时此刻的沉默和别时不同,带着寂寥微痛,和这所学校的某些部分共情。
“怎么会想做这些?”梁北林的声音有种空旷的质感,虽是问句,却没多少疑惑,程殊楠是善良柔和的,这是他会做的事。
“想让他们多感受一些善意和爱,发现生活的美。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将来有一技傍身,有好的人格,有平凡快乐的人生,不要做不好的事,不要怨恨,不要流浪。”
程殊楠想起那个压在桥下的流浪汉。这两年他一直愧疚难过,因为救不了他。
“我没住过孤儿院,那些资料都是假的。”梁北林很慢地说。
大概没人比他更了解这些孩子的苦,感同身受和旁观者的视角是云泥之别。
7岁父母去世后他去了m国,跟着外公生活到16岁,外公去世后他已经能独立生活,确实没进过孤儿院。
是孤儿却是真的。
后来为了回国复仇,沈君怀帮他改了资料。
↑返回顶部↑
课后,程殊楠又和老师商量着净水设备往哪里安装合适。
因为地理原因,学校没通自来水,学生只能喝井水。井水卫生条件难以达标,校长看不下去,自己掏钱上了一套净水设备,仍然不够用。上次程殊楠来和老师约定好,自己出钱再上一套设备。两套净水设备就够孩子们用了。
工人按照约定时间过来,最终选好位置安装。程殊楠帮不上忙,便在小操场上坐着看人施工。
梁北林将程殊楠带来的书籍和文具分发下去,忙完了,也跟着坐下来,拿一杯热水递给他,和他一起看。
山里的风清凉温柔,带着特有的泥土和绿叶气息,将波动的情绪抚平。
这次上山之后,梁北林一直很沉默。程殊楠知道他大部分时间就是沉默的,可此时此刻的沉默和别时不同,带着寂寥微痛,和这所学校的某些部分共情。
“怎么会想做这些?”梁北林的声音有种空旷的质感,虽是问句,却没多少疑惑,程殊楠是善良柔和的,这是他会做的事。
“想让他们多感受一些善意和爱,发现生活的美。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将来有一技傍身,有好的人格,有平凡快乐的人生,不要做不好的事,不要怨恨,不要流浪。”
程殊楠想起那个压在桥下的流浪汉。这两年他一直愧疚难过,因为救不了他。
“我没住过孤儿院,那些资料都是假的。”梁北林很慢地说。
大概没人比他更了解这些孩子的苦,感同身受和旁观者的视角是云泥之别。
7岁父母去世后他去了m国,跟着外公生活到16岁,外公去世后他已经能独立生活,确实没进过孤儿院。
是孤儿却是真的。
后来为了回国复仇,沈君怀帮他改了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