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秦修文和他说过,如今一把燧发枪投入量产的造价是十两银子,库存数量是五万把,算一下成本就要五十万两银子。

  如果就存放起来,枪支也是要定期保养上油,还要派人巡视监管,不可能随意让枪支外流,否则对所有人都是一个重大危险。

  这样一来,每年的固定开销也是不菲。

  现在万历不仅仅有一颗贪财之心,在秦修文有意无意的影响之下,他还有了一颗商人的精明头脑,这样一算账,确实不划算。

  “爱卿,但若是卖给东瀛人,朕这心里,始终不安啊!”万历如今没有什么不可对秦修文言的,直接就说出来自己的顾虑。

  万历的账算得并不准确,秦修文重新给他算了算:“陛下,你刚刚说第一代燧发枪的成本是在五十万两,若是单独存放,还要额外的人力养护监管成本,这个不算错,但是您还漏了一点,那就是当初我们研制这个第一代燧发枪的时候,就已经投入了一百多万两银子进行研发以及生产线的建造,若是您准备让咱大明的军队改款用第二代的燧发枪,那么产线要再次升级改造,原来的产线就废了。”

  万历一听,对啊!这里面还有成本呢!除非他们不装配更好的第二代燧发枪,否则之前的许多东西都要废弃了。

  “与其将第一代燧发枪就此堆灰,不如废物利用一下,卖给东瀛人,让他们帮我们承担第二代燧发枪的制造成本,东瀛如今四处打听大明的燧发枪,就算不从大明买,他们也会从别的地方购买,微臣听说目前大不列颠也有类似的燧发枪问世,与其让他们占了这个便宜,不如我们自己亲自下场。不仅从中获利,还能将倭国以后的武器装配情况摸的一清二楚。”

  这个主意换个角度一想,竟然确实如此!

  万历忍不住问秦修文,这个枪支的定价准备是多少。

  秦修文轻松道:“最低不少于六十两一把。更具体的,还得看谈判的结果,毕竟要把国之重器偷卖出去,这可是通敌的行为,不要高价,都对不起冒着杀头的风险做这个事情。”

  万历呼吸都放轻了一些。

  五万支燧发枪卖出去,按照最低六十两一把,至少揽收三百万两银子!

  有了这三百万两银子,大明可以不费一分钱,就能制造出五万支新的第二代燧发枪,同时还能有富裕的钱,再对军队进行全面武装一下。

  这哪里是资敌,这明明就是从敌人那边搜刮好处,来滋养自身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