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4 / 7)
“王叔祖,要不你到里间榻上休息一会儿。”端宁公主看到谨亲王在打盹,轻声出语,立刻打破了御书房内外压抑沉默的氛围,众人也精神了一些。
谨亲王睁开眼,叹气说:“人家说人老了,觉就少了,我就越老觉越多。明知道死了有的是时间睡安稳觉,还管不住自己,天大的事压在头上也睡得着。”
“王叔祖真会说笑话,死了不安安稳稳睡,难道还到处乱跑?”端宁公主看了看众人,冷哼说:“要是死得冤,心有怨气,死了不安心也正常。”
仁和帝眉峰跳了几下,愣了片刻,问:“诸爱卿怎么看待此事?”
都过了半夜,仁和帝这才开口问众人,却问的是众人如何看此事,而不是如何办此事。端宁公主听到仁和帝的问话,皱了皱眉,看向窗外,好像没听到一样。
众人也听出了仁和帝的话外之音,仁和帝还是一贯的态度,至少是现在,他还不想过问两年前那件案子。北疆正在打仗,战死疆场的将士的家人,就连历尽千辛万苦、寻到真相的花峥花嵘都没说什么,他也不想在这时候旧事重提。
裕郡王抱拳说:“皇上,连成骏兵败投敌之事闹得天下皆知,没想到竟是他们颠倒是非黑白。为了隐瞒真相,他们不惜对万余名将士狠下杀手,才瞒得密不透风。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连亘心无公道,且私心极重,根本没把朝廷、没把道义放在眼里。吴氏在给连轶的信中竟然提出屯兵自立,恐怕连家人真有此心。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臣恳请皇上早下决断,若等边关生变,恐怕就不可收拾了。”
俞阁老躬身行礼,“臣附议裕郡王,请皇上早下决断。”
“皇上,臣以为此事不能急,还是以稳为主。”内阁次辅周阁老与裕郡王和俞阁老说法相反,“现在北疆与北狄国虽未持续开战,却也紧张对峙,若这时候治镇国公府和义乡侯府的罪,北疆无帅无将可用,是必会给北狄国可乘之机,这是其一。其二是义乡侯吴拥在给其子的信中也提到若朝廷不仁,为臣者就会行不义之举。若朝廷重重封赏连家和吴家,就能稳住他们,先挡住北狄国的进攻。等日后朝廷有了可用之人,再清算连家和吴家,也不失为以退为进的上上策。”
“臣附议周阁老。”
“臣也附议周阁老。”
内阁五个人,首辅和次辅对这件事的看法和想法截然不同。两个人支持周阁老,俞阁老附议裕郡王,却被内阁孤立了。内阁还有一个人,他若支持裕郡王和俞阁老,两边就人数相平了。可他犹豫许久,前思后想,也站到了周阁老这边。
端宁公主冷呲一声,轻哼道:“周阁老的上上策可真是仁义之计,你对连家和吴家仁义了,对被冤枉和枉死的将士仁义吗?吴拥还有脸说若朝廷不仁、臣子会行不义之举,他们置朝廷大局、国家大义于不顾,为兄弟相争而颠倒是非,为隐瞒真相又不惜对本国将士狠下杀手,这是他们义举吗?他们居心不轨,有罪在先,朝廷将他们治罪法办,就是不仁吗?敢问周阁老,在你心中什么是仁义?依我看,那些人是把对皇上的不满当成朝廷的不仁,为他们行……”
“休得多言。”仁和帝打断端宁公主的话,“端宁,你先回府休息吧!”
“是,父皇。”端宁公主很气愤,她向仁和帝行礼告退,又问谨亲王,“王叔祖,若大长公主在世,遇到类似的事,她该如何处理?是纵容忍耐还是……”
↑返回顶部↑
谨亲王睁开眼,叹气说:“人家说人老了,觉就少了,我就越老觉越多。明知道死了有的是时间睡安稳觉,还管不住自己,天大的事压在头上也睡得着。”
“王叔祖真会说笑话,死了不安安稳稳睡,难道还到处乱跑?”端宁公主看了看众人,冷哼说:“要是死得冤,心有怨气,死了不安心也正常。”
仁和帝眉峰跳了几下,愣了片刻,问:“诸爱卿怎么看待此事?”
都过了半夜,仁和帝这才开口问众人,却问的是众人如何看此事,而不是如何办此事。端宁公主听到仁和帝的问话,皱了皱眉,看向窗外,好像没听到一样。
众人也听出了仁和帝的话外之音,仁和帝还是一贯的态度,至少是现在,他还不想过问两年前那件案子。北疆正在打仗,战死疆场的将士的家人,就连历尽千辛万苦、寻到真相的花峥花嵘都没说什么,他也不想在这时候旧事重提。
裕郡王抱拳说:“皇上,连成骏兵败投敌之事闹得天下皆知,没想到竟是他们颠倒是非黑白。为了隐瞒真相,他们不惜对万余名将士狠下杀手,才瞒得密不透风。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连亘心无公道,且私心极重,根本没把朝廷、没把道义放在眼里。吴氏在给连轶的信中竟然提出屯兵自立,恐怕连家人真有此心。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臣恳请皇上早下决断,若等边关生变,恐怕就不可收拾了。”
俞阁老躬身行礼,“臣附议裕郡王,请皇上早下决断。”
“皇上,臣以为此事不能急,还是以稳为主。”内阁次辅周阁老与裕郡王和俞阁老说法相反,“现在北疆与北狄国虽未持续开战,却也紧张对峙,若这时候治镇国公府和义乡侯府的罪,北疆无帅无将可用,是必会给北狄国可乘之机,这是其一。其二是义乡侯吴拥在给其子的信中也提到若朝廷不仁,为臣者就会行不义之举。若朝廷重重封赏连家和吴家,就能稳住他们,先挡住北狄国的进攻。等日后朝廷有了可用之人,再清算连家和吴家,也不失为以退为进的上上策。”
“臣附议周阁老。”
“臣也附议周阁老。”
内阁五个人,首辅和次辅对这件事的看法和想法截然不同。两个人支持周阁老,俞阁老附议裕郡王,却被内阁孤立了。内阁还有一个人,他若支持裕郡王和俞阁老,两边就人数相平了。可他犹豫许久,前思后想,也站到了周阁老这边。
端宁公主冷呲一声,轻哼道:“周阁老的上上策可真是仁义之计,你对连家和吴家仁义了,对被冤枉和枉死的将士仁义吗?吴拥还有脸说若朝廷不仁、臣子会行不义之举,他们置朝廷大局、国家大义于不顾,为兄弟相争而颠倒是非,为隐瞒真相又不惜对本国将士狠下杀手,这是他们义举吗?他们居心不轨,有罪在先,朝廷将他们治罪法办,就是不仁吗?敢问周阁老,在你心中什么是仁义?依我看,那些人是把对皇上的不满当成朝廷的不仁,为他们行……”
“休得多言。”仁和帝打断端宁公主的话,“端宁,你先回府休息吧!”
“是,父皇。”端宁公主很气愤,她向仁和帝行礼告退,又问谨亲王,“王叔祖,若大长公主在世,遇到类似的事,她该如何处理?是纵容忍耐还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