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4 / 7)
定国公夫这才抬起头来望向儿子,半晌才发出疲惫的声音,“你不孝,你是怎么个不孝了?参将少年得志,可谓运筹帷幄,如今何必在为娘面前做这等姿态?我实在消受不起。”
赵斾跪得笔直,并未因母亲的冷嘲热讽而动气,他放软了声音,说道:“娘,一切都是儿子的错,我和姒姐儿经历了许多,我爱她,这一生我非她不娶,是儿子辜负了母亲的一片心意。”他膝行了几步,在定国公夫人的腿边磕了三个头,复道:“儿子并不悔,于家族,我受了定国公府这些年的庇佑,以我身陷牢狱两月余,却解了定国公府受今上猜疑之心,我不悔。为了替姒姐儿了却心愿,我选择了跟随太子殿下,甘愿身为马从卒,我也不悔。儿子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家,娘,您就成全儿子的一翻私心,成全儿子和姒姐儿吧!”
定国公夫人气得额角哔哔跳,听听这是什么话,他是她养的,还不知道他的心思,为着个女人,她的儿子九死一生,险些把整个定国公府搭上了,还说什么不悔。定国公夫人怒极却笑了,“斾儿,为娘若同你说不准呢?”
赵斾抬起双眼静静地看了看母亲,说出来的话却是斩钉截铁,“娘若不同意,此去儿子便是拼尽一身,也要用这功名求得太子殿下的一道合婚的旨意。”
定国公夫人望着儿子坚定的一张脸,忽然觉得心力交瘁。儿大不由娘,真要和儿子闹得似仇人一样,却也不智,原本怒极的心反倒是沉静下来。想到儿子明天一早就得起程回福建,刀剑无眼,儿子这一去生死难料,她相信,儿子为了那个女子,必定会拼尽全力去拼杀战场,没有哪个做娘的不心疼儿子的,定国公夫人脑海中闪过许多念头,忽地就下了决断。
她重重地一声叹息,先前母子间的剑拨弩张一息间歇烟消于无。自己的儿子自己心疼,两个月的牢狱之灾,儿子必定吃尽了苦头。定国公夫人死死地把对那个迷惑儿子心智的无耻女子的恨意吞下去,她弯身把儿子扶起来,“斾儿,你起来。”
赵斾望着软和下来的母亲,只觉得深深的不孝,可是没有办法,临走前若不能得到母亲的谅解,就算他到时能求得来一道他和姒姐儿合婚的旨意,可依着他对母亲的了解,必定不会善待姒姐儿,如今唯有动之以情,求得母样的同意才能走得安心。
他起身后,便给母亲奉了盏茶,眼中不无感激与愧疚,“娘,请恕儿子不孝,儿子这一辈子就求母亲这一次,娘你成全我和姒姐儿吧。”
定国公夫人彻底冷静过来,儿子是他的心头肉,她一万个不忍心看儿子为那个女子受苦,唯今之计,只得先答应下来,反正时日还长,到时儿子离京,有的是办法收拾那个不知廉耻的女子。她看了看儿子,苦笑了一声,“你这是在逼你娘,罢了,娘也不知是欠了你们什么,我这一番苦心,你不领便罢了。”
赵斾见母亲软和下来,心中一阵欢喜,听母亲这话的意思,忙赶紧顺着话头往上爬,“您这是答应我和姒姐儿的婚事了吗?儿子给娘磕头了,多谢母亲!”说着,竟又磕了三个响亮的头,诚意十足。
定国公夫人忙扶起儿子,取了帕子拭了拭儿子的额头,无奈道:“天底下没有哪一个做娘的会害自己的儿子,你为了她竟然请出了宜敏长公主,又私底下做了那样多的事情,我若是再阻拦你们,只怕你心里会生怨恨,罢了,我同意。”
赵斾的心悬在嗓子眼里,这下却是踏实了,“谢谢母亲!”
“只是有一条,你明日就要离开京城,你要答应为娘,万万不可贪功而冒险,我要你平平安安地去,平平安安地回,为娘这一辈子为了你爹担足了心,如今又要为你们几个悬心,我老了,也不知还能再活几年,只要你们平安,为娘别无所求。”定国公夫人拉了儿子的手,满意是不舍,“再有一条,如今这案子虽然已落尾声,姜家的案子只怕不日就要有结果,这个时候,咱们家若是和那姚家姑娘有牵扯,终归不大好;再说人家姑娘还未及笄,这桩亲事我既允了你,便不会三心二意,你只管放心,待姚家姑娘的外祖家冤案得伸,姜家人势必会回京的,到时姚家姑娘及了笄,这桩亲事再来议,你看可好?”
赵斾的意思是,今儿怎么都要求得母亲的同意,再把他和姒姐儿的亲事定下来,只是听母亲如今的口气,只得作罢,母亲能答应这桩亲事,已是不容易,他想了想,觉得不宜再多生事端,反正他这一去,少则一一年半载,长则三二年也会有,倭寇一日不清,海防一日不稳,他也无颜见太子殿下。
这样想来,便朝母亲点了点头,“儿子都听娘的,只是姒姐儿她一个人在京城,还请娘多多看顾一二,儿子感激不尽。”
↑返回顶部↑
赵斾跪得笔直,并未因母亲的冷嘲热讽而动气,他放软了声音,说道:“娘,一切都是儿子的错,我和姒姐儿经历了许多,我爱她,这一生我非她不娶,是儿子辜负了母亲的一片心意。”他膝行了几步,在定国公夫人的腿边磕了三个头,复道:“儿子并不悔,于家族,我受了定国公府这些年的庇佑,以我身陷牢狱两月余,却解了定国公府受今上猜疑之心,我不悔。为了替姒姐儿了却心愿,我选择了跟随太子殿下,甘愿身为马从卒,我也不悔。儿子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家,娘,您就成全儿子的一翻私心,成全儿子和姒姐儿吧!”
定国公夫人气得额角哔哔跳,听听这是什么话,他是她养的,还不知道他的心思,为着个女人,她的儿子九死一生,险些把整个定国公府搭上了,还说什么不悔。定国公夫人怒极却笑了,“斾儿,为娘若同你说不准呢?”
赵斾抬起双眼静静地看了看母亲,说出来的话却是斩钉截铁,“娘若不同意,此去儿子便是拼尽一身,也要用这功名求得太子殿下的一道合婚的旨意。”
定国公夫人望着儿子坚定的一张脸,忽然觉得心力交瘁。儿大不由娘,真要和儿子闹得似仇人一样,却也不智,原本怒极的心反倒是沉静下来。想到儿子明天一早就得起程回福建,刀剑无眼,儿子这一去生死难料,她相信,儿子为了那个女子,必定会拼尽全力去拼杀战场,没有哪个做娘的不心疼儿子的,定国公夫人脑海中闪过许多念头,忽地就下了决断。
她重重地一声叹息,先前母子间的剑拨弩张一息间歇烟消于无。自己的儿子自己心疼,两个月的牢狱之灾,儿子必定吃尽了苦头。定国公夫人死死地把对那个迷惑儿子心智的无耻女子的恨意吞下去,她弯身把儿子扶起来,“斾儿,你起来。”
赵斾望着软和下来的母亲,只觉得深深的不孝,可是没有办法,临走前若不能得到母亲的谅解,就算他到时能求得来一道他和姒姐儿合婚的旨意,可依着他对母亲的了解,必定不会善待姒姐儿,如今唯有动之以情,求得母样的同意才能走得安心。
他起身后,便给母亲奉了盏茶,眼中不无感激与愧疚,“娘,请恕儿子不孝,儿子这一辈子就求母亲这一次,娘你成全我和姒姐儿吧。”
定国公夫人彻底冷静过来,儿子是他的心头肉,她一万个不忍心看儿子为那个女子受苦,唯今之计,只得先答应下来,反正时日还长,到时儿子离京,有的是办法收拾那个不知廉耻的女子。她看了看儿子,苦笑了一声,“你这是在逼你娘,罢了,娘也不知是欠了你们什么,我这一番苦心,你不领便罢了。”
赵斾见母亲软和下来,心中一阵欢喜,听母亲这话的意思,忙赶紧顺着话头往上爬,“您这是答应我和姒姐儿的婚事了吗?儿子给娘磕头了,多谢母亲!”说着,竟又磕了三个响亮的头,诚意十足。
定国公夫人忙扶起儿子,取了帕子拭了拭儿子的额头,无奈道:“天底下没有哪一个做娘的会害自己的儿子,你为了她竟然请出了宜敏长公主,又私底下做了那样多的事情,我若是再阻拦你们,只怕你心里会生怨恨,罢了,我同意。”
赵斾的心悬在嗓子眼里,这下却是踏实了,“谢谢母亲!”
“只是有一条,你明日就要离开京城,你要答应为娘,万万不可贪功而冒险,我要你平平安安地去,平平安安地回,为娘这一辈子为了你爹担足了心,如今又要为你们几个悬心,我老了,也不知还能再活几年,只要你们平安,为娘别无所求。”定国公夫人拉了儿子的手,满意是不舍,“再有一条,如今这案子虽然已落尾声,姜家的案子只怕不日就要有结果,这个时候,咱们家若是和那姚家姑娘有牵扯,终归不大好;再说人家姑娘还未及笄,这桩亲事我既允了你,便不会三心二意,你只管放心,待姚家姑娘的外祖家冤案得伸,姜家人势必会回京的,到时姚家姑娘及了笄,这桩亲事再来议,你看可好?”
赵斾的意思是,今儿怎么都要求得母亲的同意,再把他和姒姐儿的亲事定下来,只是听母亲如今的口气,只得作罢,母亲能答应这桩亲事,已是不容易,他想了想,觉得不宜再多生事端,反正他这一去,少则一一年半载,长则三二年也会有,倭寇一日不清,海防一日不稳,他也无颜见太子殿下。
这样想来,便朝母亲点了点头,“儿子都听娘的,只是姒姐儿她一个人在京城,还请娘多多看顾一二,儿子感激不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