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人选(2 / 3)
李泌回道:“正是李白,李白从永王之乱,身怀从逆之罪,陛下何不给他一个机会,准他戴罪立功呢?”
李泌这么一说,李瑁也一下子动心了。
李白号诗绝,执大唐文坛之牛耳,声传海内,才名自不必说,更主要的是李白虽生性散漫,但他却是一个死心眼,不惧权贵,否则当年他也不会在宴会之上嘲讽哥舒翰,闹得一个赐金放还的结局了。
“李白现在何处?”李瑁听了李泌的话,问道。
此时高适上前道:“自臣江南大捷,便将李白带回了长安狱中戴罪,现在应该还在刑部大牢。”
李瑁问道:“不知李白如今在刑部大牢中境况如何?可有怨怼之语?”
高适听李瑁这么一问,便知李白任官之事李瑁上心了,若非如此,李瑁不会关心李白在狱中有否怨怼之语。
高适乃李白好友,李白又有李泌这样的故交,这两人一人为门下侍郎,当朝副相,一人为翰林院使,天子辅臣,都是当即朝堂排于前列的人物,有他们俩照应,李瑁自然不会在狱中受苦,反倒日子过的还算闲适,只是身不由己罢了。
高适回道:“李白在狱中对自己从逆之事毁之莫及,以至竟有‘举酒太息,泣血盈杯’、‘万愤结习,忧从中催’等句,还望陛下明察。”
高适和李泌俱是李白好友,李白所为,虽有从逆之行,但却未曾铸有大错,倒也不是非杀不可,而且李瑁自己本也没有要杀李白的意思。
李瑁道:“李白颇有文名,若是他肯从朕之意,朕倒也可以用他,只是朕素知李白其人,虽然执拗,但却生性散漫,兴建官学之事多有繁琐,用他挂个名头倒是不错,但下面的事情还是要另外安排能臣去做的。”
李泌道:“兴建官学,乃陛下泽披万民之举,陛下何不用颇具才干的宗室子弟,已彰明德。”
“宗室子弟?”
李瑁一听李泌提起宗室子弟先是微微一愣,李瑁并不记得宗室子弟有哪位干才如此突出之人,但随即他便有想起了一人曾经助他夜夺洛阳的李岘。
李瑁问道:“长源说的可是李岘李延鉴?”
↑返回顶部↑
李泌这么一说,李瑁也一下子动心了。
李白号诗绝,执大唐文坛之牛耳,声传海内,才名自不必说,更主要的是李白虽生性散漫,但他却是一个死心眼,不惧权贵,否则当年他也不会在宴会之上嘲讽哥舒翰,闹得一个赐金放还的结局了。
“李白现在何处?”李瑁听了李泌的话,问道。
此时高适上前道:“自臣江南大捷,便将李白带回了长安狱中戴罪,现在应该还在刑部大牢。”
李瑁问道:“不知李白如今在刑部大牢中境况如何?可有怨怼之语?”
高适听李瑁这么一问,便知李白任官之事李瑁上心了,若非如此,李瑁不会关心李白在狱中有否怨怼之语。
高适乃李白好友,李白又有李泌这样的故交,这两人一人为门下侍郎,当朝副相,一人为翰林院使,天子辅臣,都是当即朝堂排于前列的人物,有他们俩照应,李瑁自然不会在狱中受苦,反倒日子过的还算闲适,只是身不由己罢了。
高适回道:“李白在狱中对自己从逆之事毁之莫及,以至竟有‘举酒太息,泣血盈杯’、‘万愤结习,忧从中催’等句,还望陛下明察。”
高适和李泌俱是李白好友,李白所为,虽有从逆之行,但却未曾铸有大错,倒也不是非杀不可,而且李瑁自己本也没有要杀李白的意思。
李瑁道:“李白颇有文名,若是他肯从朕之意,朕倒也可以用他,只是朕素知李白其人,虽然执拗,但却生性散漫,兴建官学之事多有繁琐,用他挂个名头倒是不错,但下面的事情还是要另外安排能臣去做的。”
李泌道:“兴建官学,乃陛下泽披万民之举,陛下何不用颇具才干的宗室子弟,已彰明德。”
“宗室子弟?”
李瑁一听李泌提起宗室子弟先是微微一愣,李瑁并不记得宗室子弟有哪位干才如此突出之人,但随即他便有想起了一人曾经助他夜夺洛阳的李岘。
李瑁问道:“长源说的可是李岘李延鉴?”
↑返回顶部↑